自我怀疑,负重前行
随着我做的生涯规划咨询案例量越来越多,在这个行业待得越来越久,内心有个声音越来越干扰我:生涯规划真的有用吗?为什么给这么多人规划了他们还是迷茫?还是没有行动?是我的方法不对,能力不够还是它本来就只能治标不治本?有没有一些更好的方法能够切切实实的支持到困惑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我参加了昂sir的生涯定位训练营。
打破认知,重新定位
没想到学习的第一课,就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原来我以前理解的关于生涯定位竟然是错的!我以前做生涯定位咨询,会根据量表、卡片,一对一问话,来一步步梳理出对方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天赋等,再综合评定出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职业范围和方向。然后根据方向,再来分解行动计划。
作为咨询师,我们没有办法代替来访者去行动。而行动又恰恰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我以前觉得没有行动是对方有畏难情绪,是执行力不够。直到听了昂sir对定位的解读,我才发现其中也许另有原因。
定位绝不是把自己认真分析一遍,然后得出一个我适合做什么的方向。
这是因为:
1.我们做定位时往往是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的时候才做,我们不清楚自己的特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得到的定位也可能不靠谱。
2.一切物质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也不例外。我们 每天都是崭新的自我,而外界也在不断变化。
我一直都忽略了:
1.定位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绝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
2.定位要做短距精准的定位!
正因为我之前都是给来访者做的静态的长远的定位,所以对方没有与长远目标匹配的资源,太久的成果也难以固化,自然也缺乏不断前进的动力。
当我发现这一点,开始给来访者做基于他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和能达成的方向来定位时,我浑身轻松了很多。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方对于当下要做什么也越来越明了。
我现在给别人做咨询,没有了自我怀疑。一场生涯规划咨询下来,我相信对方,对方也相信自己,整个过程做完很有价值感。以前收费都是扭扭捏捏,现在收得理直气壮!
授业解惑,洞悉人性
说起我听课的姿势也很有意思,前后经过了3个阶段:起初是边洗澡的时候边听昂sir的课;后来是坐在电脑旁安静的听课;再到最后,一遍遍听、一遍遍的把逐字稿写出来。
态度的转变是基于我收获越来越多,感悟越来越深。
昂sir的课讲得很深很透,你越是对生涯规划往里琢磨,越是会觉得他的只言片语都埋藏着大量宝藏。他已经不是只讲技能技法了,很多时候,他讲的是底层的东西,是道、是人性。
训练营里有一个环节是案例拆拆拆!!我们8组积极打卡,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提交一个案例给昂sir点评。在当初组内提交案例时,我没抱多大希望,因为我提交的是自己事业发展的案例,而同组很多伙伴提的关于自身发展困惑的问题比我更有普遍性。幸运的是,我在群里和同组伙伴们对每个案例都进行了讨论和解析。在此过程中,我们走得更近了,彼此也更加了解。最终,我获得了大家的友谊,我的案例被大家推荐了上去!
我一开始试着自己解析下自己的,发现用昂sir上周拆解案例说的方法完全可以照搬应用到我的案例上,因此很忐忑,怕昂sir说我没有好好的听课。结果昂sir竟然又从三个新的角度给了我解析,这三个角度我一个都没有预估到。
1.我的自我定位不明,身份不清。
初听这话,我很纳闷,我就是要做生涯教练啊。我要做的就是陪伴式服务啊。随着昂sir的进一步说明,我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确实常常感到身份被撕扯,因为我既要做产品,也要做运营,还要做营销。以前认为自己创业,凡事要亲力亲为很正常。但经过昂sir的第一刀,我才真正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我的定位不清!因为定位不清,就会导致无法专注,哪边都要做,也就意味着哪边都没办法做到极致。
2.坚持不是靠情怀,靠理想,而在于你提供给对方的价值。
坚持方向的正确性在于价值交换,打怪团到底提供给对方提供的是什么价值?这个要明晰,这样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
我们很容易有一个借口就是:外界的趋势还没到,外界的行业发展情形还没到,还没有到那个特别好的状态,所以,坚持坚持,可能就能等来黎明。(励志、鸡血的方式)其实如果方向错了,你跑的是南辕北辙,你坚持的是什么呢?坚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这是最大的问题。你以为你是在坚持,其实你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我做打怪团,有梦想、有情怀还不够,要聚焦到打怪团给别人提供的价值上,明确价值,最大化价值,才能方向正确,越走越稳!
3.走多远,走多快,取决于你的格局
格局包括眼界、学识、胸怀、能力等。把打怪团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作为其中一环来创造价值,聚焦自己的专长,要整合资源,不要孤芳自赏。比如,我们很多学员都在昂sir的训练营里找到了定位,确定了目标。那么我可不可以和昂sir合作,在结营之后,在这些伙伴继续前行,达成目标的路上,提供陪伴式的教练服务?不是什么板块都需要自己来做,而应该做生态链中的一环,把这一环做好做强。让更多的团体或个人在“学”之后,“行”的路上有人陪伴、互相激励、学以致用,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改变从拓展认知开始,内化从当下行动开始。
感谢这段奇妙的学习之旅让我破茧,破掉认知之茧,破掉定位之茧,破掉格局之茧,在成蝶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