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孙权劝学〉悟读书之道》读后记(二)

今天继续读《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在用歌曲导入之后。于老师设置了四个形式的读:初读课文,感知全文;理读课文,读出节奏,读通文意;演读课文,读出情感,感受人物;诵读,评说历史人物,展英雄豪情。真入阅读教学的本真:读。“四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一读: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在这部分交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利用工具书读懂文言文,辨析古今异议。这也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古文教学中会采用的办法。但是有一点需要休息,在用工具书查词语意思的时候,应该是学古文用古汉语字典或词典,学现代文白话文的时候,用现代汉语词典或字典。笔者曾经在一次听课中,发现有学生用现代汉语词典查古文中的词语,我觉得这个是老师需要给学生纠正的。

二读:理读课文,读出节奏,读通文意。在这个部分中,老师设置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孙权能说服吕蒙进行学习?2、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之后又交给了学生古文翻译的五字法“留、替、调、补、删”。我觉得老师设置的这两个问题非常好,一是直击设置的教学重难点,解决本课学习的核心问题,切入点非常巧妙。但是,一开始读到这我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师在这里才让学生翻译课文呢?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学生翻译完课文之后再理解课文的内容。后来再读老师的设计意图和学法分析的时候,我才有一点体会,原来老师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理解的才更深刻。

读到这里我反思自己的文言文教学。我的文言文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为了让学生背过本篇文章的翻译?其实不然,我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像于老师说的那样,“以读为主线,以语言实践练习为辅线,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章,积累一些基本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晚我漫步于健身步道 运动着的除了这双脚 还有腹中的胃肠道 以及我思考的大脑 这双脚 你追我赶,不觉枯燥 亦步亦趋...
    志留地阅读 198评论 0 0
  •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看,海南幼儿园大2班的风筝DIY美术活动炫丽开启啦。 孩子们正...
    quell阅读 408评论 0 0
  • 天性纯真,情怀浪漫。这八个字是你送我的新年礼物,我很喜欢。 时至大雪,阳光却是分外明媚。今年的大雪不冷,应了时节,...
    梅园遗珠阅读 478评论 4 7
  • 2017,痛苦甚多 一切已经过去 悦纳现实 脚踏实地 做专注的自己 说该说的话 反之沉默或微笑 不伤人,不自伤 不...
    傲慢的小秋菊阅读 107评论 4 2
  • 求职总结: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不仅需要工作经验、年龄达标,还需要该职业的服务心态,人格端正和外貌,以及人际关系(一般...
    qzuser_830b阅读 15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