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时代,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做课堂笔记,并时时要我们拿出来温习一下,直至变成自己的知识。随着一场场考试的结束,我们发现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老师授课,考试成绩和吸收的东西却参差不齐。于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开始哄抢学霸们的课堂笔记和其他学习资料,试图从中解码学霸们的秘诀,然而即使学霸们毫无保留地公布他们的学习资料,学渣逆袭成为学霸之路依然坎坷曲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每个人对于同一个知识所产生的链接点儿是不一样的。就比方同一部电影,有的人在这个桥段被感动稀里哗啦,有的人则沉浸在那个场景痛哭流涕。当学渣拿着学霸的学习笔记学习时,这就像是拿着别人的地图走自己的路,结果就是迷路了。
其次,学渣和学霸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模式。在这里,学渣与学霸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学霸认为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不断地专注于此,而学渣则是躺在舒适区,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进入社会,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总是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和天性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来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而学渣更喜欢重复自己一掌握的那部分知识,对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结果就是模糊点越积越多,以致无力应付。不难发现,学霸和学渣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盲点、模糊点,然后使他们清晰起来。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