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越来越多的使用“成年人”为标题对象。“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等,这类话题可以是现在自媒体文章的一大类别。
这类文的内容不外乎是:外卖小哥差一秒没赶上电梯急哭了、地铁站里穿着体面的上班族号啕大哭、网约车司机一天纯工作11个小时连水都不敢多喝等等。以上是现象,尽情展示生活的艰苦,生存的压力。生活诚苦。接下来是媒体的目的:有告诉你跳出贫穷思维,推荐你关注某个账号的;有告诉你要学会理财,并举例某人通过节省开支进行理财两年后比同龄人多出四五六七倍的,总之是向你售卖一个产品。有贩卖焦虑之嫌。
一个成年人教别的成年人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只是想想,便觉得不靠谱,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那么多,各个阶段的成年人,各有各的苦楚,岂是一个鸡汤账号一门理财课可以解决?
在他们笔下,“成年人”就是一个软柿子群体,这么多人都想来捏,被捏的还说不出个缘由,因为他没有指名点姓,这个词一出现,就把网撒向了一个巨大的群体,每每不是说的你,又每每被点名,这感觉即便是乌合之众,也会心里不畅快吧。
少有人告诉你真相,因为真相扎心,真话刺耳。只不过是拿关心爱护当做贩卖焦虑的幌子,收割韭菜。有人会想,我有什么好让人收割的?注意力啊,时间和精力啊!
维基百科是借用普通人的时间,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上面编辑词条,在短短几年里,使用上亿个小时的人工智慧,成就了维基百科搜索地位。
不仅你的时间有价值,你的注意力也有价值。所有的媒体渠道都在想方设法夺取网民的注意力,诱惑你进入让你上瘾不肯出来,你的注意力就是他们的流量,流量就是媒体行业的金币。
如何摆脱这洪水猛兽般的信息浪潮?
自媒体让信息潮空前翻涌,即使它是洪水猛兽,我们手中也有一个开关。
这个开关就在自己的内心,只要关注自己,外界再汹涌澎湃的信息洪水也如关闸一般,被挡在了外边,这时内心的微弱声音才能被听见,才可能知道内心模糊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常常被外界信息裹挟的人,是很难听到内心声音的,所以一开始关闭闸门,要仔细听,才能听得到。有了关闭闸门的意识,多次练习成习惯,内心的声音便越来越大,直到超过外界干扰,让内心的声音成为改变自己的行动指令。
与其把时间和注意力给别人,不如留给自己,给自己创造一点价值。
对于日常,有意识的回避手机,隔绝外界信息干扰,是行动的第一步。
这个开关一旦启动,就已经迈出了自救的一步,接下来可能会面临更加痛苦的思索。这不过是每一个成长的人必经的过程,只因为你是第一次,太生疏,所以觉得太慢太煎熬,就像关闭闸门倾听内心声音一样,多试几次,熟悉之后便容易进去思考的环境里。
每一步其实都很难,但人间正道是沧桑,容易的路有,但不要期望会发生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