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尊重,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孩子:挑战》

孩子:挑战

      今年六月份我参加了安静老师的正面管教的线下工作坊课程,对简·尼尔森开创的“正面管教”的育儿理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孩子:挑战》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所倡导的“民主、尊重,成为孩子的合作者”理念和“正面管教”也是一致的。

      结合我在“正面管教”课程上学到的内容,我将从3部分来介绍这本书:

1.“正面管教”应势而生。

2.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和错误目的表的运用。

3.“正面管教”的几个有用小工具。

1.“正面管教”应势而生

现代社会,人们对民主、平等、渴望被尊重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独裁”已经行不通,教育下一代同样如此,父母渐渐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所谓的“自由”变成了“纵容”,来自孩子的挑战也让父母越来越难以招架。如何掌握这个“度”成了新社会父母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和善而坚定”为原则的正面管教应势而生。

2.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错误目的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大层次需求。孩子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他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样是来自这五个方面的需求。

冰山图

      我们的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但在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解释理解时,却容易产生错误,于是他们常常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感时,使用的就是这些错误的理解和定论。

      如何帮助父母了解孩子表现出来的错误目的行为,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给出了一个超级好用的工具-错误目的表。

错误目的表

错误目的表将孩子的目的分为四种寻求过度关注、挑战权利、报复、自暴自弃。如何去分辨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呢?对照错误目的表中家长的感受一栏,作为父母此刻的心情更接受哪种目的,例如孩子吃饭的问题,如果此刻我的感受已经到了绝望、无能为力,那孩子也很有可能在吃饭问题上到了自暴自弃的地步,解决的方法就对照错误目的表中的“家长可以怎样做…”中提出的针对孩子自暴自弃的解决方案:鼓励、信任孩子、停止批评、示范吃饭的好办法、增加吃饭的兴趣、花时间训练等。这都是基于民主和尊重原则发展出来的长期有效的育儿方法。

书中第二章“了解孩子”、第四章“孩子的错误目标”,第十五章“避免给予过度关注”、第十六章“避免权利之争”、第十七章“退出冲突”、“不轻易取悦:有说不的勇气”、“避免冲动:采取孩子预设以外的行动”、“避免过度保护”都是具体在说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应对方法。

3.正面管教的几个工具的分享

1.鼓励而非表扬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父母都知道要鼓励孩子,以为“你好棒啊!”“宝贝你好厉害啊”就是鼓励,其实不然,这只是“表扬”范畴,鼓励有“激发、勉励”之意。那如何鼓励我们的孩子、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潜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首先,好的倾听是鼓励,并给予“嗯”,“讲下去”,“还有吗”之类的回复,可以激发孩子的表达和思考。其次,对孩子寄于信任是鼓励,即使动作有点笨拙,有差错,给予孩子充分信任,花时间训练他们,给他们反复常识的机会,而不是在语言上行为上羞辱或过度保护他们。及时的反馈也算鼓励,可以具体到对行为的肯定,比如“你今天按时把功课做好妈妈很高兴”,“你对学习这么感兴趣了很好”等,这样的鼓励行为让孩子更清晰的找到了定位,获得了尊重和成就感。

2.利用自然结果和合理的逻辑结果

什么叫自然后果?不吃饭会饿,下午不撑伞衣服会湿,睡过头会上学迟到并面对老师的不高兴或批评等这些都是自然发生的、没有父母干涉的结果,利用自然后果可以提供孩子真实和诚实的学习机会。而逻辑后果则是经父母安排、让孩子体验不良行为的后果,逻辑后果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相关”、“尊重”、“合理”、和“预先告知”,缺一就不是逻辑后果,慎用逻辑后果,否则将变成父母变相控制孩子、惩罚报复孩子的工具,父母要保持觉醒,避免孩子行为因为我们的使用不当而往坏的方向发展。例如,孩子不吃饭你惩罚他不准看电视,这不是逻辑后果,两者之间没有关联。但是孩子中饭不吃,你告诉他可以,但是期间没有其他东西吃,等到晚饭才可以吃,可能会饿肚子这是逻辑后果。

3.保持规律

规律让人有安全感,也有句话叫习惯成自然,养成好的习惯需要三个月,改正一个习惯需要三年。所以帮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保持规律十分的重要。在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工具叫“惯例表”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和儿子共同制定的惯例表,取了个名字叫“夜晚的旅行”,贴在墙上,晚上到点就会跟着惯例表把要做的事情都完成了。

惯例表

4.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正面管教里有个小游戏,就是讲师把手放在脸颊上的同时发出指令“把手放在下巴上”,大多数人会跟着讲师的动作把手放在脸颊上,大人都如此何况小孩,这个小游戏就告诉我们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大于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所以与其用语言命令孩子、指责孩子、或长篇大论,不如即刻行动起来,和孩子一同做。

正面管教中,如家庭会议、退出冲突、花时间训练等都是很好的工具,让我们和善而坚定的,从容得面对孩子的挑战,不是要控制孩子,而是基于民主、尊重的原则去赢得孩子的合作,培养他们拥有优秀品德和生活技能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
    饮水思源806阅读 3,370评论 3 13
  • 水面上鸭子在觅食,它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北。它努力划水,表面上却象没有动作。有一些变化就是...
    oulan阅读 181评论 0 0
  • 北斗擎天垂太液,辉冲四万五千程。 蓬莱光渡一船火,龙首寒凝半盏冰。 宝殿游旗燃碧树,凤门骑兽欲吞星。 秋风夜色吹人...
    长安旧人阅读 1,414评论 11 35
  • 最近很多文章都在谴责王宝强的妻子马蓉,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去分析会发现这段婚姻在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一开始,王宝强对...
    昕墨阅读 323评论 0 0
  • 之前的Shader中,使用的Lambert光照模型#pragma surface surf Lambert这是一个...
    白玖千代阅读 2,6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