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感】《七绝·乙卯春题书雪堂》清·于成龙

原诗: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放小儿拳。

试寻野菜和香饭,便是黄州二月天。


黄州的二月,冬未清远,春未浓至,或许寒意仍浸,暖阳渐出,溪畔冰凌暗悄融,昨夜春雨沥沥在檐头。屋后竹林氤氲清清水气,竹叶上有光,明显锐利。一低头,那土里,长出了新鲜的笋,就像小黄牛的角一样。

坡上的草笼子里,独独地长出一支支褐色的厥菜,高挑挑的,它们的顶端向内卷了二三层,感觉就像一个小婴儿,紧紧地攥着自己的小拳头,有风吹过,便微微地摇晃着。

春芽是这个季节里天地最为珍贵的赐予,“春食芽”便在诠释着“天人合一”的道理,老乡们忙着采摘野菜,不一会儿,柴火香里夹杂着米饭的香味,饭桌上,便是“蓼茸蒿笋试春盘”,那王谢堂间的肥甘腻味,哪及这“人间有味是清欢”呢?

于成龙:官阶越高物质越乏的第一廉吏,但凡如他一般的人,其气质里都隐藏着一条隐形的品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一个“清”字,还不仅仅是清廉、清高等词汇所表征的存在状态,淡物质名利,视天下苍生为己任,具备高度的自律性,以天地之“道”为行事为人出发点,哪怕得罪权贵。

这一点,真的太像苏轼了,子瞻循“道”而为,无论是面对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还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但凡被子瞻看出其问题所在,子瞻均是直言以谏,因此,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其仕途颠沛流离,不能自已。但却为这世上流下万古芳名。

苏轼是如坐滑梯一般被从北往南贬,一路贬到黄州,而于成龙则是如爬梯一般被从南向北升任,一路升到黄州。

黄州,让这两位相遇,其身上潜藏着的“清”气,化作其为人的言行,顺着笔端喷薄而出。

试想一想,人不“清”则“腻”,此“腻”表在外,便是贪图物质享受,嗜好肥甘,弄得脑满肠肥,三高倾向,根本没有任何脑力精力写得出文章;再则,此“腻”深及内,便是唯“小我”利益唯大,根本不可能循“道”而为,干尽遗臭万年之事。

因此,偶遇这首看似简单的诗作,却能感觉到习习春风,似寒还暖,黄鸟于飞田间林里,蝶儿飞舞花间流连,无不尽在一个“清”字里面。

诗,示“心”的最美途径,没有之一。

诗若帘幕,盖因文字的抽象。但诗的神奇之处在于,读诗之人会在不自觉地掀开这层帘幕,于是在脑海里会自行构建出一幅只有自己才能至心体会的画面。

就是这个瞬间,倘若不怕“孤独”这个词在世俗化中的负面解释,那便是,最高级的美,便是“只有自己才能至心体会的美”,谓之“孤独的美”。

纵然读后感、诗意画、诗意音乐、诗意影视镜头,都在向“外”表达这份“孤独的美”,纵然艺术家们的功力深然,但终究,并不会将自己内心深处,所感知到的“美”,全然尽然地表达。

因此,只能亲自开卷。

才能感受到“诗意中的画意”,才能体会到那乾坤之中的“清”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又是一个朋友圈刷屏的日子。往往一到了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去任何地方,就可以知道每个人今天都做了什么。微信发展到...
    陳若心阅读 227评论 0 4
  • 溪水放缓处,雾荷花色冷。 团栾澄颗露,粼粼碎波明。 会得秋蜇意,流莺悯无声。 借来那时景,月下立清影。 暂忘身为客...
    陽春阅读 241评论 0 5
  • 早起收到伙伴打来的讲课费,哈哈哈,立刻欢喜的把他们转给了我死党,死党帮我投资!很奇妙的是从来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思凤_阅读 312评论 0 0
  • 课堂实录《apple tree》 在所有年级的英语课程中,我认为一年级的英语课程是最难的,因为唯独只有一年级是没有...
    红叶_yeah阅读 598评论 0 0
  • 约16:33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宁宁2018阅读 2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