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半,一个好朋友过来和我说,他又分手了。
没记错,这是他的第三段恋情,前前后后一共持续了三个星期不到。
眼见他喝得烂醉,众人习以为常地上去劝阻,他摆摆手,还是那熟悉的一句话,“我怎么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呢?”
是么?
这个时代太快了,快到,好好的吃饭变成了快餐,好好的阅读变成了碎片化,还有恋爱,也带上了“即时性消耗品”的标签。
以前听人们说,当代的爱情讲究一个“三天”。
第一天认识,确定关系,两人开开心心,甜甜蜜蜜,互定终身。
第二天蜜月,互相敞开心扉,讨论未来,享受当下,消费度日。
第三天,寻找缺点,难以忍受,哭哭啼啼,分道扬镳。
父辈常说我们这一代,“谈恋爱就和闹着玩似的,”其实不无道理。只是在一些持有“过去的即是腐朽无用的”态度人的眼里,这句话似乎违背了当下的新型“快餐化爱情”的初衷,于是呈现在我们这一辈面前的爱情观,就成了鸡汤文里一遍又一遍强调的:
“遇见不合适的就分。”
“最好的花儿总在前方。”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是,这样是自由了不少,但是很可怜,不是么?一个又一个对爱情抱着纯洁想法的少年,在这样的氛围下一次又一次伤心,最后像是看破规则一般,反过来继续着这个怪圈。
很可怕。
我和恋人当初确定关系,花费的时间也不多,但绝对够两人认真思考的。
在这段关系里,我们本着的一个原则就是,“舒服。”
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另一个绝对不会以“看看你到底爱不爱我”为理由,猛地打过来一个电话。
一个人忙着工作的时候,另一个也绝对不会挥舞着“我想你了所以你就应该不顾一切过来安慰我”的大旗,气冲冲地过来责问。
偶尔的矛盾会在仔细地讨论中得以一点点化解,而绝对不是在“你一点都不爱我!”这样完全没有理智地争论中走向死胡同。
很幸运,我拥有着这样一段爱情。
尽管我们是异地,但比起身边一对又一对“看不惯就走开”的同校情侣而言,我们的感情稳固得多,而且我们也有信心,可以将这种状态持续下去。
所以那些还抱着“爱情应当是怎样怎样的”想法的人,还继续在寻求爱情本身面目的浪潮里蹦腾扑打。
但事实是,稳定经营后的感情,无论开始时的蜜月期有多么热烈,最终都应该保持在这么一种对彼此双方而言都“舒服”的状态。
珍惜当下吧。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体验世间情感,单纯喜欢风月游荡的话,也不错。
只是对于那些真的很想获得真情实感,并最终将感情运营出结果的人们而言,还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好好对待你身边的那个人吧。
只要两个人愿意,你们真的可以走下去,加油。
(注:文章内容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