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尼古丁,我们终于要再见了!

截至今日,自己简单一算,仅按有频繁吸烟史的时间计算,我已经持续频繁吸烟6年。在我的记忆中,我从出生开始就降落于一个有高度吸烟史的家庭,我父亲大概15岁吸烟,至今大概已经有45年的吸烟史,每天的吸烟数量基本控制在两盒以内。我的爷爷奶奶在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长期的吸烟史,后因年龄的逐渐增加不得不戒掉,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我的高祖母(我祖父的祖母),在清末的时候不仅吸烟,居然还有吸毒史(当时是吸食鸦片),如此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家族确实存在着较高的吸烟基因。

我最初学会吸烟这个技能的时间还要更早,印象中应该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样子,在同学的循循诱导下,在学校厕所偷偷的练习的吸烟(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无论环境还是气味都非常特别....)但是学会吸烟的技能后,我真的从没有再次尝试过点燃手中的香烟,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进入大学,我真正开始吸烟的时间确实是从步入大学生活之后开始的,具体诱因现在回想还是依稀记得一些,比如我们学院的院长当时就是个老烟鬼(千万别让院长看到是我写的),而我当时是班级的班长,平常跟校领导的接触机会会比较多,在我当时的认知中,我吸烟有可能会增加我跟领导沟通的机会;并且,我大学的学生会领导也是十分讲究烟文化的,再加上各种因为所以吧(比如班级管理、学生会管理、失恋、脱发等等各种诱因吧),我也从此步入了吸烟的历程,随着时间流逝,吸烟量从1支逐渐变成1盒、2盒;我自已也从一个阳光积极的青少年,逐渐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油腻青年。

吸烟有害健康的常识,我相信人人都知道,吸烟与癌症之间的联系我也相信人尽皆知,但是,就算你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你发现吸烟的人减少了吗?回想自己这6年的时间中,想要戒烟的想法每天都会有,但是尽力实施的仅有一次(其实也就是半个月没有吸烤烟,用电子烟代替),其实直至今日,我也没有真正的完全逃离吸烟的奴役。

于是我开始努力思考吸烟行为的背后:从机能、健康、时间、心理 这几个不同的视角去思考

我为什么吸烟?吸烟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坏处有哪些?有多严重?

你又为什么要选择戒烟?哪些后果或者现状对你造成了不良影响?不能戒烟是我的自控力不够强吗?还是因为意志力薄弱?

你如何让你自己脱离这个负反馈循环?从哪切入,并且该如何调整?

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很辛苦的去翻阅各种资料查阅,而是十分幸运的在翻阅过程中阅读了亚伦-卡尔的《这书能让你戒烟》,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是阐述的视角确实是十分的新颖,无论你是否需要戒烟,哪怕你是个非吸烟者,这本书也是具有很高的可阅读性。

亚伦提到,很多吸烟的人哪怕是已经被吸烟本身折磨的病入缠身,大部分的有烟瘾的人都对戒烟行为本身感到深深的恐惧

比如:戒烟这个事情太难了;戒烟会让我浑身乏力、情绪暴躁;戒烟失败会让更多的人嘲笑我;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戒烟,我尽量少抽一点就好了

吸烟上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为有尼古丁的存在,尼古丁是可以让人中毒最快的毒素之一,比静脉注射要快的多;但同时尼古丁在血液中存有量下降的速度也比较快,半个小时会降低50%,1个小时会再降低25%。而因此也就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一盒有20支烟。

亚伦表示,大部分人不能快乐轻松的戒烟主要是两个原因:

1、不清楚戒烟的原理

尼古丁上瘾速度极快,只要吸一口就会触发戒断反应,也就是说从你吸得地一口开始,你的大脑就会产生对尼古丁的需求了,一旦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下降,你就会出现戒断反应,比如说出现内心的空虚感。

请思考这些问题,你认为这些烟民的解释对吗?或者你是否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吸烟是因为我喜欢吸烟的味道、吸烟会让我放松下来、吸烟能让我冷静下来、我吸烟是因为我无聊

答案是:完全不对!其实所有人第一次吸烟的情况,都不会有享有的感觉,反而是很痛苦、很难受,是经过练习才学会的。努力回想第一次吸烟的时候,呛人的烟的味道你喜欢吗?

什么东西既能让你放松也能让你紧张?既能让你感到无聊也能有趣?

答案是:毒品,只有毒品能给你带来如此矛盾的感觉,只有毒品才能让你产生幻觉;吸烟不能让你放松,也无法让你集中精神,在尼古丁的第一次作用下,你就想被上了各种各样的枷锁,一旦戒断反应开始,你就会觉着背着这些枷锁你会很累,这时你就想再来一口,相当于给你打开了枷锁,这时候你会感觉到轻松,满足,但是这不是吸烟给你带来了放松,因为如果你不吸烟,你本身就会更放松。

再换个比喻,比如说你是40号尺码的脚,原本40号码的鞋子最适合你,吸烟就好比给你穿上一双35号的鞋,而每次戒断反应后的吸烟行为就好比让你的脚临时从35号鞋里面腾出来休息半刻钟,虽然你觉得这样很蠢,但是大脑仍然会给你传递舒服、放松的感受。

吸烟是因为无聊?

难道给你20支烟你还能玩出不同的花样来?其实不是因为无聊才吸烟,因为吸烟本身就很无聊。

2、潜意识中的观念已经被现阶段的社会给洗脑了

大部分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原因是因为潜意识当中认为,吸烟代表着成熟;比如多少电影中给吸烟这种行为设上成熟、个性、叛逆的标签?我们的主管意识肯定清楚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们的潜意识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一些电影的所谓的社会气息更是借助香烟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些都导致了我们潜意识错误的判断。

每盒香烟上面都标有“吸烟有害健康”但是真正的有多少人会去看?就针对去看过的人来说,你认为是看到少抽一支烟的人多,还是觉得内疚多抽一支烟的人多?

据作者书中描述,每年因吸食毒品死亡的人数跟吸烟诱发的死亡人数相比简直如九牛一毛。但是即使这样国家、政府为什么不去控制?因为烟草的暴利给国家缴纳的税资相当多,所以你现在还会认为国家会没有私心吗?

今天,虽然是我戒烟的第一天,但是我从心底里认为我真的已经戒烟了,我也相信我真的要跟尼古丁说拜拜了~

愿戒烟后的自己,能尽快找回以前的自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