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一个摆渡人(教育日记三)

      来城关中心校已有半年之余,这是踏上教育旅程的第五站,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强烈的使命感告诉我,我必须竭尽全力完成各项任务。

      教研室提出“一二三三五”工作思路中的“两翼驱动”,即教研指导和教师成长。在常规工作抓实的同时,我把“两翼驱动”做为了工作的重点。

      让老师成长,就必须给他们展示的舞台,激发自我成长的欲望。2018年9月17日、18日,举行了“城关镇中小学优质课大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赛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但也发现了我们的短板,如:教学理念还很落后,课堂设计不够合理,学生参与度不够强,课堂没有深入有效拓展等问题。

      只要敢勇于尝试,我们就不怕失败。为了激发教师们的教研热情,鼓舞斗志,在9月21日下午,隆重召开“城关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暨赛课总结表彰会”。优秀教师代表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发挥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教师加入教研的队伍。城关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深知,要想补齐短板,就必须学习,也就是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专业成长”!县、市、省教研室通知的各种培训,我号召老师们积极参加,每次培训我都要求本人签到,确定参加人数,并及时通报给各校,按时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对感悟真实深刻的提出表扬。

      刚开始,老师们会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可慢慢的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有时培训主动要求增加学习人数,城关教研的氛围在悄悄发生改变!我为之而窃喜。

    各校校长深入课堂,教研组长定期磨课,我走进每一所学校,看着老师们一点点的在成长!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师生的潜力也真的是无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12月13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小学语文    跟课文学作文教学推进会”,12月20日,举办了小学 数学研讨会“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老师化茧成蝶,素质和专业水平让我们眼前一亮,孩子们大方自信的笑容让我们动容,令人惊叹不已!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痛苦的,需要放下自己固有的思想模式,自我觉醒、自我成长!但最后以美丽的姿态绽放在那三尺讲台上的时,我们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了给老师们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2019年1月3日—11日,全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城乡教师交流沟通,推动城关教育均衡发展。

    越是贫瘠的土壤,越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在天寒地冻的冬天里,但看到孩子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如一道暖阳温暖了我们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2月22日新教育正式启动以来,新教育真的如一条鲶鱼搅动了我们这方池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各校校长身先士卒,坚持写读书笔记、教育随感等,老师们纷纷静下心来读书,每天的随笔纷至沓来,质量越来越高,感悟越来越深!新教育群里彼此鼓励、信心倍增、实践越来越多,新教育理念达成了共识,行动就有了方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晨诵、午读、暮省,一首首诗歌用心做成PPT,每天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与黎明共舞;通过召开家长会,推动亲子共读。老师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每天都在收获着快乐和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忘不了一个人静坐在办公室深夜十点的沉思,忘不了老师们身上释放出的自信和魅力,忘不了孩子们在课堂上专注思考问题的眼神……

      新教育如一盏明灯在带领着我们前行,我继续用心做好摆渡人,服务好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携手新教育,同心同路同德,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作为我们的使命,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朝着那美好幸福的标杆奔跑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