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猫底奇遇记」今天我遇见了一位老教授
湿热了几天,新竹在昨夜终于下了一场雨,一直到今天。雨后清丽的葱茏和潮湿的空气,使玻璃的橱窗看起来更加的亮净,想让人进去坐一坐。橱窗里外的景色显然是不同的,坐在窗边的人早已被映在玻璃上的葱郁隐了颜色。来来往往的人看不见他,而他们的神色却一丝不差地落入了那人的眼中,成了雨后行走在道路上绮丽的条纹。
所以软体设计下课后,我只想喝点东西坐一坐,写一写明天的英语报告。突然觉得苏格猫底就很不错。之前和同学一起去那里看过放映电影,木桌木椅木书架,有琴有猫有空调,就算我把单词念出来,应该也没人会被打扰。
有几分认真有几分开心,告别了吃饭的朋友,我独自前往了那里。
进门后,工作台的老板娘问我要用餐吗,我说我想点杯喝的。我问她,有有插座的位置吗?于是小招待就领我去了靠近窗边倒数第二个的双人座。
刚坐下,就有一行三人选中了窗边的四人座,说这里风景好。我定睛一看,像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教授带着两名女学生来交流课题,又或是两名公司的业务员来和老教授洽谈项目。他们闲聊了几句,我有心无心的听着。
翻了翻菜单,有点小贵,咖啡150台币,意面300台币配红茶,我改主意吃面了。隔座的小姐姐好像也赞同我的想法,说其实有点贵。老教授讲,贵吗?还好吧。听起来唇齿好像歇开了缝隙,言带笑意。
我看了看两位小姐姐,她们对我笑了笑。随后却老看向我这边,不知是看着我,还是看着背后窗外的景色。
老教授突然开头说,“南京不是也有那个叫什么1911还是191...”
我抢答到“1912!”
他们都惊讶地看着我,我笑着讲说,我在南京读书。
老教授说她们也在大陆读书,隔座的小姐姐接着说好像在哪里见过我。
噢,原来大家都是交换生啊,幸会幸会。我心想,学期都过去3/4了才认识,有一点小尴尬。
就这样,本来说好来写作业的,才动了不到五个英文单词,就加入了他们的交流会。原来两位小姐姐老是去旁听教授的课,聊的开心之余,老教授便说想请她们吃饭。
没有什么既定的话题,我们谈了两岸发展的差异,学生和学习氛围的不同,还有这个年龄段我遇到的困惑。经过岁月和知识沉淀的老前辈总能给我们带来新奇的观点。仿佛他站的很高,脱了围困我们的洼地,在途径的山丘上,指了指前方的路。
我们聊了三个小时,谈了很多。直到夜晚的电影放映让老教授决定回去了,说我们聊天会打扰他们看电影。于是这场意犹未尽地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话题燃起来了又灭,嚼起来酸辣咸甜。有几个老先生的观点令我倍感新奇又茅塞顿开,想把它们记下来,我听你也看。
Scene 1
为什么短短几十年,中国大陆就能发展成一个如此好的社会,对比令部分台湾人有点失落。老教授说80年代他去上海的时候,虹桥机场还是一个棚子。90年代他每年都去上海,看到一批批农民工住在工地旁,有时空气里还充斥着吃喝拉撒的味道。但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上海拉地而起,成了现代大都市。
我讲,可能是飞速的经济发展吧。令我感同身受的是西部计划,每年拨款许多亿。京藏高速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修建,拉动了消费也把经济资源沿着道路源源送进来。
老教授说,那钱是哪里来的呢?不得不说中国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比如制造业的转移。台湾土地的限制,产业的饱和接不下这样的任务。当时的孟加拉国,越南又造不出这样的质量,就交给大陆了。
老教授又问,为什么同样地大人多的印度和拉丁美洲就不行呢?
老教授从文化底蕴做出了解释。他觉得中国社会有一种吃苦能干的社会文化。老一辈的人踏踏实实的搞建设,支持着改革进步。这样的文化是非常强劲的,没有这种文化的的社会是很难如此茁壮发展的。
我听了很是高兴,这算是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以前总集中注意力于改革发展的各项有力措施和领导方针,却忽视了完成这一系列伟大的壮举的是一帮帮老百姓啊。
Scene 2
我觉得走的越远,越想父母越想家。当年天不怕地不怕,觉得要闯荡天涯四海为家,自己好像充满无限可能,现在却越来越赞同父母当时保守的建议。不知道是我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还是真的懂事长大了。一次和香港同学聊天,他不明白为什么我在不喜欢的科目上花了那么多时间,明明只占百分之十五的期中考却要熬夜看。我说这是全面均衡发展。他说要学有专长啊,香港和大陆教育的不同在于,他们高考完选大学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的方向了,所以他们大二的专业水平就可以去公司实习了。不像我,选学校卡分数,选专业卡分数,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以后工作可能还不对口。所以他老是嫌弃我。不过看在他是他们高中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三人之一,我就忍了。他去了香港理工,另外两个人去了港大。他说他们高中太多太分散,这很正常。
我把我的迷茫讲给教授听,教授的观点让我们倍感新奇。以前老有人讲,那你就别跑远了,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啊。老教授第一句话讲,现在智能手机太发达了,隔着屏幕很快就能联系上。此话一出,我以为他要批评我们年轻一辈不懂得见面的重要,所以把父母搁在家里。
结果他接下来说,所以距离不是问题嘛,要联系就很方便嘛。你随着兴趣去就好了。然后他和我们讲了他女儿的故事。
没见过父亲开头这样介绍自己女儿的,“我女儿这么高,一米五三”教授用手比了比
我......
然后,“但是她从小喜欢打球,篮球排球棒球,也喜欢电影方面的东西。”
“我是教历史的,可她历史不好,年代表总是背不下来。大学选专业的时候给我讲说,想修习电影专业,我不同意,让她修一个规矩一点的专业,比如化学英语之类的都可以。”
我想,那您这还不是和我们父辈一样,觉得要规规矩矩一点才行。不过化学这专业,我是打死也不修的。
“然后她修了一个哲学和心理学的双学位。大学毕业了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电影,想考电影专业的硕士。我同意了。她申请的第一个电影学校没有录取她,原因是只招11个人却有400人报名。后来她被俄亥俄州立大学录取了,原因是他们想要一个会说中文的。”我们都欣然地笑了。
“后来她博士毕业了去兼职,去给人家电影院放电影。一个名校博士毕业的学生,去给人家放电影,工资也不高,可她就是喜欢。后来她导师说有认识的人在相关的单位工作,就介绍她过去,结果她还是喜欢放电影。”说到这里我本觉得教授有一点无奈,他却接着说“但我和妻子觉得这样很好啊,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女孩子就应该活的开开心心的。”
我想既然最后还是选择了电影行业,就闻到,那如果最开始就同意她报考电影专业会不会不一样呢?
教授眉头一沉嘴角下弯地说,那肯定不一样。
“如果她当时就选择电影专业,出来了在这个专业不上不下的。虽然修习的是哲学和心理学,老师会给她们讲讲柏拉图,丰富一下自身涵养。这是后面得不来的基础。”
是啊,做父亲的从未否定女儿的梦想,只是希望她多学一点其他知识,丰富自己其它的方面,这样在未来追寻梦想的路上,自身也是丰腴饱满的。
“还是要看你的兴趣在哪里”,老教授如是说。
Scene 3
在我这个20岁的年纪,关于看书总是有一些困扰。先抛开被社交网络占据的大部分时间不说,每次走进书店,推销的都是一些热评图书,或者是一些商业模式的营销书籍。想回归文学自然,又想获得立足一本,着实不知道怎样选择才好。
老教授讲起了他13年去浙大交了两天书的经历,当时他布置了两个作业,其中一个便是推荐一本自己度过的书。全班25个学生,竟有7个同学都推荐了同一本柴静的《看见》,让他很是惊讶。为什么着眼如此之小呢,有那么多知识的海洋不去探索和遨游,那么多的大师级实作不去阅读。
听了这话我们很奇怪,我也读过《看见》,我觉得写的挺不错啊,切入点很尖锐,都是社会的病痛啊。
老教授说,可是那是浙大的精英班啊,代表着学生最高的学术水平,浙大应该不差吧,那研究水平肯定也是很高的啊。
我们再想一想,是有点道理,如果浙大的高才生都不能在科学和研究上多一些造诣,那未来的科技发展着实堪忧。
一个小姐姐讲,可能是那本书是当时的热评书吧,本来大家平时看书也不太多,就都去看了。
教授说有可能是这样。
我又提出了我的困扰,现在我想读书,那我改哦那个什么类型的书开始读呢?20岁正是思考未来的年龄,那我是应该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吗?每次看到书店里那么多商业模式的书,又想快速的把握市场规律。还是说多去读读专业经典。而我又想是不是应该沉心回归文学自然,看看散文诗集,读读世界名著。
老教授强调说,看书一定不要离开自己的专业。书这么多,一定要有选择性的去看。你说你想确立发展的方向,那可以多看看人物传记。那看谁的呢,看大家都看的,那说明这个人的确有他的不同之处。
小姐姐不好意思的说,我以前老看一些小说啊诗集啊,看起来不费脑筋。
老教授说这可不行,看书一定要看费脑袋的。你知道巴菲特,那你知道他唯一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吗?我们摇了摇头。
“他说过一句话,他所认识的身边聪明的人,没有谁不是每天都在阅读的。所以一定要勤阅读,你读多了,自然也有自己的眼光了,要选择好的。”
对呀,不费脑袋的阅读只是放松和消遣,无论专业书籍有多枯燥和费脑袋,都是要多学多看的。勤思考勤阅读,老教授就是最好的范本!
最后,老教授连我的饭也一起买了单 ,我告诉他说也要去旁听他的课,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出了苏格猫底,我们目送着老教授走远,才转了身向寝室走去。
在分岔口,我又同两个研究生小姐姐聊了许久。她们说听我讲看不出我是大二的学生,是现在的大学生太成熟了吗?还是你想的比较多一些。
我说可能都有吧,不过很喜欢和学长学姐们聊天呢,总能收获到许多。上次去妈祖也是,和一波研究生哥哥姐姐们出游,他们回望自己的本科生活,同我分享了许多对当时困惑的解答,也是我现在所困惑的。
今天就记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