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上班方便我买了个电动自行车,一个杂牌子,至于我为什么没有买大众的品牌,原因是我没找,只是刚好有事路过看到这家店然后就买了。结果没骑多久就拿去修了两次,最后由于骑的时候时而有电时而没电,经常突然往前冲又突然停了,为了人身安全我把它搁在家放着好几个月之后,它也就彻底的没电了。
最近有需要要用,就让家人准备拿去修,因为没电,当自行车骑的话更累,索性就推着走到商家那里,距离我住的地方大概三四个公交车站。老板看了后说要换电源和车把启动器,一共五百块。想着我累死累活的推过来了,不修有点对不住自己,而且感觉之前花的钱也白白浪费了。然而修好没过多长时间它又坏了,这下我更纠结要不要修了,不修的话那之前花费的都白费了,但修的话谁知道这车还能正常多久?
理性告诉我应该舍弃了去买个好点的,但非理性告诉我不能舍弃,不然我之前花的成本就没发挥作用了。
真是纠结的心理啊。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过去有投入的事物难以取舍,反而丢失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考虑自己在过去是不是对这件事情有过投入,这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被称之为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忘了它,转去关注未来收益和未来投入的性价比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