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新教育趣辅导02505010511赵丽平感悟

1.关键词:命令的恰当运用

说到命令,其实它的存在方式无非就是两种;命令别人还有被别人命令。我不怎么喜欢这个词,因为很多时候它给人的感觉是被迫还有无奈。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妥善的处理这些命令或者怎么去正确的命令别人呢?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就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吧,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我拥有了长达四个多月的寒假,当然除了刚开始回家的那一两天我是家里的宝贝,剩余的时间,由于自己能力有效,会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厨房打下手,打扫卫生,洗衣服啥的。本来劳动是一件很开心,让人很充实的事情,但经常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来源于家长那种命令式的口吻和沟通方式,我听到的更多时候是“你应该你赶紧把什么什么做了”,而不是说以询问或者商量的口吻说“你能去做什么嘛”,当然无论怎么说我都会去把那些事情给做完,只是我也突然意识到我是不是经常会以这样理所应当的口吻来要求别人怎么做。或许这也是我经常忽略掉的一个小问题,尤其是在一个团队里面,大家都是思想自由的成年人,我们在交流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下我们沟通的语言和技巧,而不是一味得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强加给别人,这样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可能会使结果背道而驰。

2.关键词:学会观察

事情的发展方向和预期效果不一样的原因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观察到放下的环境和氛围是否适合进行对话和交流。打个比方,就像同样是考四级,你可能好好备战考试一次可能就过了,但有你室友考了好几次也没有过。然后你在她得知自己四级没过的时候却没有观察到她的情绪不太高涨,然后兴高采烈的得描述你今天如何如何精彩的一天,你吃了去吃了想吃很久的美食,还在外面邂逅了帅哥。然后这个时候室友沮丧和难过的情绪同时涌上来,很有可能会受不了这种感觉,极有可能会冲你发脾气吼道:“你到底有完没完?!”然后大家都陷入了沉默……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这个交流的时机不太对,如果当时好好观察一下对方的情绪,然后再考虑是依旧要分享你的快乐还是考虑安慰一下室友,或许结局可能就是另一种感觉了。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当下的情况是否适合进行预想中的对话和交流,然后再做决定,或许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好文节选:

为了鼓励信息的自由流动,帮助别人摆脱沉默或暴力,就要探寻他们的行为产生途径。以一种好奇和耐心的态度开始,这能帮我们重建安全的形势。

然后,使用四种有力的倾听技巧来回顾别人的行为产生途径,一直到它的起源。

询问。以表明对别人的观点感兴趣开始。

映射。通过以尊重的方式获知别人的情感来增进安全的形势。

复述。当别人开始说出他们故事的一部分时,重复你所听到的,这不仅能表明你已经知道了,而且表明对他们来说,说出心里的想法是安全的。

“抛砖引玉”。如果别人仍旧退缩,那就要用“抛砖引玉”的技巧。尽你最大的努力猜测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当你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记住:


同意。当你同意的时候就表示同意。


补充。如果别人遗漏了什么,先同意别人的话中你同意的部分,然后补充你的观点。


比较。当你们的观点确实不同时,不要说别人是错的。要比较你们两个的观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