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计1083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摘者注】宫迅伟对话某服饰企业供应链总监章女士。章女士深耕于时尚服装行业的供应链。服装行业对供应链的要求,就是一个字,“快”。慢了,就失去了竞争力、失去客户。所以,要选择供应链速度“快”的供应商。供应商选择时,如何够判断供应商能否做到“快”,避免选错呢?
围绕“组织架构、行为模式、组织能力”3个角度,我们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01 组织架构
第一、评估供应商,先了解一下企业的组织架构,观察组织的管理层级。
如果是多层架构的组织,负责业务的领军人物,信息传达到底端的时候,需要3个以上的层级,甚至5个以上的层级,那么他们的行动是不可能快的。
企业的领军人物对于信息的获取、核心步骤以及他的执行力,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02 行为模式
第二、看组织行为。“快”,其实是看整个组织的行为,因为组织是有行为模式的。
去跟一个组织打交道,当开始做一些实质性的商务洽谈的时候,对组织的行为模式就会有一些判断了。因为人的行为具有一致性,一个组织的行为也会有一个习惯性。
举了一个小例子:比如在公司里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某个人总是踏着铃声进门,你会发现今天是他,明天是他,后天还是他。这是一种习惯或者是一种行为模式。天猫的所有的沟通,24小时必须回复,商务的人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立刻换人、撤职。一个组织的行为模式,和人的行为模式一样,通常是具有一致性的,我们要从细节去观察。
03 组织能力
第三、整个供应链模块的结构性。看一个供应商如何管理他的供给端,有没有结构化,这在他们公司叫做层级。层级包含:原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内部产能,外协,人、机、料、法、环,里面的每一个限制条件。
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这样结构性,其实并不一定要多好。但只要有结构性供应链管理模块的思路,就有组织能力去实现“快”。
当一个供应商具有组织能力的时候,即便他现在不够快。但他的“快”,也是可以被期待的,甚至可以被慢慢带领和走出来的。
【访谈总结】
首先,组织架构就是看供应商的指挥链条。比如指挥,如果信息传达时间长,层级多,那这家供应商就快不了。我们通常都会说组织应该扁平化,所以看组织架构可以判断出是否快。
其次,行为模式要看供应商怎么做。人都有行为模式,人的行为有一致性。他这次快,下次还会快。
此外,光看这一个人还不够,还要看整体的组织能力。
当我们真正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通过几次你就能感觉到一个人的能力如何。通过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考察供应商的能力,包括这种意识。
声明:本文用于传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知识与经验。本文作者系宫迅伟先生的《对话CPO》栏目。如涉及侵权,请原作者表明身份,并联系我们更换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