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阅卷,我批阅的是16(3)题的小作文(10分)。相比较2013年中考阅卷的背诵默写题来说,这一次任务艰巨,挑战性强,目标感更足,收获也更多。现在我就自己批阅的这一道小题来谈谈自己的收获,与君分享。
一、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非连续性文本题,看似很有开放性,却是有答题标准的。“针对以上两种说法”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筛选出有用信息,组织语言作答,扣合了语文课标的考察要求。
很明显,本题考点为:信息筛选与提取。
而部编版教材中“圈点勾画”内容也同样涉及到了提取和筛选有用信息的内容。
二、题干分析
题干是“研讨会上,有的同学认为好好听讲就可以了,提不提问都无关紧要;有的同学则苦恼于不会提问。针对以上两种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一)容易出现的错误理解是:
1.“研讨会上,该不该提问,如何提问。”这是一部分孩子答题过程中审题不清导致的。
2.“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容易漏掉其中一个方面,导致答题不全面。
(二)“两种说法”
1.“提不提问无关紧要”,我们理解为提问的重要性。我们从文段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材料集中在:
(1)文字材料【优秀的人爱提问】部分第二自然段“通过提问可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反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逻辑能力和坚决的执行力。”
(2)文字材料【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是接近本质的问题,是能让提问者与被提问者变得积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的问题。”
(3)表框材料【提问的价值】“梳理杂乱的信息、减少无用功、发散思维、催生新观点、引导正确的方向、突破思维瓶颈、形成有效的交流。”
所答要点扣合以上之一即可得分。
2.“苦恼于如何提问”,我们理解为提问的方法。我们从文段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材料集中在:
(1)文字材料【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第一,……第二,……第三……”;“提一个好问题五个思考角度……”
(2)表框材料【提出“好问题”的三步骤】“准备充分、连环追问、记录灵感”。
所答要点扣合主要要点“好问题三步骤”,其他次要点酌情给分。
三、答题情况说明
第一类,主要分为空白答卷和极少数言语不恰当的同学;
第二类,主要分为内容不相关类与仅有一个观点且未筛选因为,随意作答同学;
第三类,主要有:
(1)字数>100字。有一个观点,筛选另一个观点的信息;有两个观点,内容与文段内容相关但未筛选重要信息。
(2)50<字数<100。围绕一个观点,且筛选信息
(3)字数<50字。围绕两个观点,未筛选信息
第四类,主要有:
(1)字数>100。围绕一个观点,筛选与之相关信息;围绕两个观点,但其中一则未筛选信息。
(2)50<字数<100。围绕两个观点,并筛选相关信息
第五类,(字数>100字)主要有:
围绕两个观点,有效筛选信息,但结构段落不条理;围绕两个观点,但第二则围绕“思考五个角度”等次要观点,没有选择材料中的核心要点;开头部分“持否定态度”“都是错误的”“研讨会上”酌情减分。
特别说一下满分10分答题(字数>100字):
书写工整,围绕两个观点并且能够有效筛选信息第一个观点主要围绕相关材料的两类,第二个观点主要谈到好问题的三步骤,结构清晰(观点——材料阐述——总结重申),中间有过度句承上启下。通篇读起来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且内容完整。
四、答题存在问题汇总
1.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齐。
2.审题不清晰,读题解题能力较差,且常常跳出文本材料围绕主观看法作答,根据材料作答的意识比较差。
3.筛选信息能力较差,思路不清晰,逻辑性不强,缺少连贯性过渡性。
五、教学反思及建议
非连续性文本题,考察的往往都是阅读解题且信息筛选能力,而日常教学中针对这类题型解题方法的讲解恰恰非常薄弱。那么就需要我们做到:
1.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读材料的习惯,不可眼高手低,《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
2.要有意识地锻炼分析题干关以及从文段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可考虑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专题训练,从分析题干到材料筛选教师给出做题的方法指导。
3.筛选好有用信息后,需要养成有意识地思考问题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的习惯,在日常作答时就要注意所筛选信息的归类整合,落实到教学时就需要在讲解材料时明确指出来,并且有意做引导。
4.端正教学态度,重在方法指导,教师想要说明白做题方法就需要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分析思考,也不能眼高手低。与此同时,需要从七年级开始就重视书写训练,逐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5.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依据课标对照课标来明确方向、指导方法、规范教法,在课标基础上更好地有创意地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