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做一件事情,好难
题外话
最近看到Jeff郭写的《猫眼电影产品分析》写的很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理解一款产品的发展脉络,揣摩产品的思路,适合深度阅读。
期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多看,多思考,在产品路上慢慢走下去
1. 概述
此文章是希望结合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背景,研究春雨医生的产品迭代,运营策略以及具体的产品功能来解析春雨医生:
- 产品的定位
- 亮眼的产品设计以及运营策略
- 后续发展的思考
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辅以个人观点,望能帮大家更好的了解春雨医生这款产品
1.1 背景
在2010年左右,就有好大夫在线等企业布局了互联网医疗企业。而在2014-2015年,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开始了爆发到迅猛发展到阶段,其中2014年融资额达到14亿美金,2015年融资额达到了18亿美金。在2016年,投资人开始回归理性,更多投给了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同时也开始要求具备清晰可实现的商业模式。
1.2 切入方向
当前互联网医疗等切入方向有如下几种:
其中医药电商/医生集团/医生工具社区/医疗技术/his设备/网络医院/支付渠道等对于医疗专业水平或者是行业拍照等有一定门槛,而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问诊/挂号/医疗大数据则比较适合互联网人士切入
2.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产品概述及发展历程
- 产品理念
- 用户分析
2.1 产品概述及发展历程
春雨医生是由纯互联人士开发的一款产品,避开了门槛较高的领域,首创了在线问诊这个方向
2.1.1 发展历程
春雨医生发展的猜想
- 以线上问诊的方式切入,积累用户数据
- 探索用户数据的使用方式,开发自诊功能
- 提升用户粘性,提供健康资讯
- 线上问诊能解决的问题有限,需要导入线下医院,完成疾病医治
- 春雨诊所的成立,一是由于春雨团队本身医院资源较少,需要弥补,二是要掌控线下诊疗环节,为商业化考虑
- 引申一点,春雨医生目前的盈利主要依靠药品/医院的倒流。而后续会倾向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营利。这个的前提就是掌握诊疗的所有环节,依据技术来优化各个环节的费用,以此来为保险公司提供价值,进而自身盈利
- 国际是为了拓展市场
- 个人感觉卡位的意义目前并不大
- 购药是当前盈利的主要手段
2.1.2 版本迭代
这里选取国内2011-2016期间,春雨医生在医疗分类的排名。(由于医疗分类在2014年才出现,因而之前数据是缺失的),从下方点的密度我们可以看出在2011-2012年间,春雨医生发布多个版本进行产品的优化。到2013-2015年间相对而言,版本发布的频率变小,产品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到了2016年,版本发布再次增多,个人理解应该是产品发展到了一定瓶颈,面临着用户继续增长以及商业变现的问题,因而尝试了多个领域和方向。从排名来看,春雨医生已基本处于互联网医疗的第一梯队,但是竞争更为激烈导致排名会相对之前有了较大的波动。
从上图可以发现2014年评论大幅上升,符合当年互联网医疗的爆发情况。而2016最新与之前相比4星的比例变高,说明随着用户对产品的期望提升,同时产品现有一些功能/定位需要注意优化。
在大体查看了评论之后,发现用户在遇到微小疾病时会使用春雨医生的产品寻求帮助,并大多表示产品很有用处。而异常的反馈点集中在:用户认为医生给予的反馈信息并不具备足够的价值,与自身期望有落差。
- 针对该问题,因为没有具体体验,无法判断,但个人觉得春雨医生的团队最好与医生很好的沟通下,在产品层面通过用户的分诊等方式来予以解决。
2.2 产品理念
以上是我截取春雨医生v8.2.8(最新版)的截图,从页面截图来看,春雨医生的定位是:
- 以在线问诊为核心
- 健康咨询为第二大功能点(向社区扩展)
- 自诊/预约/购药 用来丰富用户使用场景,并尽量覆盖诊疗的所有环节
2.3 用户分析
该部分没有得到准确数据,预估为 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用户占据春雨医生总用户的90%左右,二三四线城市仅占10%
基于上述信息,可以大致得出春雨医生的用户特征:
- 生活在繁华城市,有机会接触到优质医疗资源
- 30-40岁,有不错的经济条件,关注健康
- 对于智能手机/网络等使用较为熟练
上述特征的用户也是最有可能使用互联网医疗产品,并为健康付费的人群
3. 产品功能分析
3.1 典型使用场景分析
- 感到头痛,找医生看看是否感冒了
- 空闲时间,看看文章,增长下健康方面的知识
- 身体不舒服,跟医生约个时间,去看病
- 感冒了,跟医生沟通之后,直接在网上购买感冒药
3.2 需求分析
结合上述场景分析,可以理解用户痛点:
- 在身体不舒服时,希望能够快速与医生沟通,得到有效指导
- 病重需要去医院看病时,希望能够网上订好时间,直接过去
- 关注健康,但是周围相关知识太多,参差不齐,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平台获得真正有价值的资讯
- 希望在网上购买正品药物,由快递送过来,而不用自己去药店购买
3.3 产品用例及业务场景分析
基于上述场景,此处分析春雨医生的 “在线问诊”,“健谈”,“预约医生”, “购药”四个功能,其业务流程图如下:
在春雨医生app中,在选择医生服务时可以直接选择预约。个人觉得在图咨询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增加起串联(没有实际使用,不确定该功能是否已经具备),与此相同的还有购药过程,应该也可以串起来。
4. 产品设计
此次仅仅以在线问诊这一核心功能来进行产品设计方面的分析,同时与微医以及平安好医生,就在线问诊功能在:业务流程,信息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设备: iPhone6 系统:ios 9.3.5
春雨医生:v8.2.8 更新时间:2016/9/13
微医:v2.6.3 更新时间:2016/9/2
平安好医生:v3.6.0 更新时间:2016/9/7
4.1 在线问诊业务流程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三者的大体流程基本一致,仅在医生资源的使用处有所区别。
另外针对上述流程,个人理解如下:
- 春雨医生的问诊服务模式多样化,比较灵活。另外在快速提问过程中,除了系统推荐医生之外,还可以自己选择付费医生。这个个人理解应该是为了增强向付费医生倒流的效果,其实可以考虑罗列出用户自己关注的医生
- 微医本身做挂号起家,在付费医生的服务中,模式较少,但是额外基本上每个医生都提供在线预约的入口,想医院导流的目标十分明显
- 平安好医生令人称道的是自身组建的医生队伍,发现如果是通过搜索找到的医生,是无法直接提问沟通的,只能采取留言的形式;而直接选择期推荐的科室医生,就可以直接付费咨询,因而基本可以认为其倾向于向自家医生倾斜
4.2 信息设计
- 三者当中唯有春雨不把问诊作为一级入口,而置于首页,可能在弱化问诊的地位,同时为其他功能预留入口(空中医院)。
- 三者的信息填写页基本类似,春雨医生具备语音输入,同时界面相对比较简单,个人比较喜欢
- 三者中,春雨医生的im功能相对是比较强大的,可以覆盖更多的场景。但是这里单独看一下平安好医生:一是可以直接关联购药环节,与其自身的药品电商行程闭环。另外也可以直接从免费转为付费,这里我没有截图,免费的是只能咨询5分钟的,而付费的可以咨询15分钟,感觉如果医生回答的比较好的话,会是引导用户付费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至此提问功能对比结束,个人觉得春雨医生对于功能的支持很好,但或许可以设计更为优雅的方式来创造收益
- 三者都支持多种搜索途径找到医生,唯一特殊的地方是平安好医生,直接讲科目对应的医生列表罗列出来,这样可以提高这几个医生的访问量,但感觉有点向自家医生导流
- 三者搜索结果均罗列来医生,其中微医将医生列表放在上面,应该也是为了挂号导流
- 三者选择医生对比,其中春雨医生服务形式最多,微医还是专注挂号导流,而平安好医生,在搜索医生结果页,仅能留言;推荐的医生点击则可以付费咨询,怀疑还是为自家医生导流
至此医生付费咨询以对比完毕,考虑到咨询就是为了能够跟医生沟通,解决问题。个人认为春雨医生的多服务种类还是蛮有优势的
5 总结
经过研究发现,春雨医生的确是以在线问诊为核心,但是随着在商业话道路上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上得到的零星信息),将把在线问诊作为一个重要支柱,与诊所一起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考虑到现在春雨的商业模式是希望抱紧保险企业的大腿,也可以理解这种功能定位的改变了。
后续发展的思考
- 商业发展
现阶段对于互联网医疗这个没看到成熟模式的行业而言,商业变现的确是应该严肃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保险企业作为一个大象腿是非常合适的。而为了这个目标,势必要掌握诊疗中的大部分环节,需要具备干预诊疗的能力--春雨诊所,从我个人来看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但是仅凭一家企业,仅仅只能探索诊疗中各个环节数据的使用,类似于试验田一般,最终仍然是需要想办法把传统医院中所保存的宝贵数据使用起来的。
而有关这个,幸运的是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放开多点执业,并搭建医疗大数据平台。春雨需要加快实验的步伐,才能卡住位置。
- 功能优化
通过对春雨医生的医生端工具进行简单调查,发现貌似春雨对于医生的服务并不到位。我觉得有必要将强对于医生端的服务,毕竟现阶段优质医生是出于强势地位(他们的稀缺性确保了她们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对于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确保其在春雨这个平台上共享自身更大的价值。这样我想也才有机会加深患者于医生的联系,甚至于促进“私人/家庭医生“。这样,我想春雨应该也可以进一步上一个台阶吧
以上所有,均是个人结合互联网所得信息的思考,基本纯属瞎扯,大家看看即可。另:非常感谢看到这里的童鞋,这对我而言是极大的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