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革命,每当若水趴在外公的膝下,听外公讲那个战乱年代的故事时,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脑海中会浮现打仗的样子,身临其境的感受战争带给人民的伤痛。
外公经常嘱咐若水,千万不能惹外婆生气,因为外婆13岁就“嫁”给外公了,而且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童年多了几分孤独;刚嫁到外公家的时候,外公怕她吃不饱,在吃饭时,先将外婆的碗盛满饭后,有机灵一动,悄悄地对外婆讲,“你把帽子取下后扣过来,这样可以多盛点。”若书不禁感叹,有一种爱,不分年龄界限;有一种爱,叫外公外婆的爱。外公也就大外婆几岁,十几岁开始就知道心疼外婆了。男人是天,真的与年龄没关系。
外公眼中的日本人有好人和坏人两类之分,先来听听外公眼中的好人吧。有段时间他总是眼睛疼,并红的跟兔子眼睛一样。但放羊是他的每天必须做到的,不管怎样,外公还像往常一样赶着他的浩浩荡荡的羊群去放羊了,走着走着突然从日本人的军营中出来一位日本人,硬生生的把他拽进了军营,腰上明晃晃的刺刀,使他不敢反抗,语言的无法沟通,让他几近绝望,他想这就是他的世界末日了。他闭上双眼等待命运的裁决时,突然一只手轻轻拨开了他的眼,给他上了药,顿时一阵清凉穿过。他还没有愣过神来,只见那个日本人扶他坐起来,挥挥手示意:你可以走了。外公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活着,不知是刚才的眼药水,还是眼睛进沙子了,总之揉揉了眼;再望着那位日本人,不禁的感激之情,促使外公深深的给为他滴眼药水的日本人鞠个躬;随后,他心惊胆战的打着哆嗦,踉踉跄跄地走出来,他的羊群还在等他。似乎这一切都像在做梦一样,他不是不敢相信,原来日本人也有好人。哪有都是有好就有坏,那日本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呢,与其说坏,倒不如说是残忍,有点日本人把小孩杀了,扔在水缸里.......太多 的为非作歹,历史作出了更好的诠释,在这里若水写不下去了。
受恩之后,外公下定决心用他的一生来报恩;哪里路不好了,外公就去修路;哪里没水了,外公就去修水渠,引水;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所有就有了后来的赤脚医生——外公,他苦心研究医学,自学针灸等,若水记得小时候谁家小孩爱哭或生病了,外公就能帮别人看好,而且从来不收一分钱,外公一生用实际行动在报答恩情,同时也感染着、影响着若水,要做个心地善良,知恩、感恩、报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