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故宫日历》晖福寺碑20170302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刻,楷书,24行,每行44字,高294厘米,宽90厘米,额下有穿,下部作束腰形,碑阴刻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是研究民族史的重要资料。此为中国名碑之一。原存陕西澄城县,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现藏西安碑林。

篆额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作品,用笔方峻而端整,锋芒毕露,与《张猛龙碑》风格极似。

北魏时期是书法艺术史上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原地区书法以北魏碑刻为代表,因此“魏碑”、“北碑”成为北朝书法的代名词。北朝各政权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性格朴质豪放,倡导尚武精神,同时又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在书法艺术上则表现出雄峻坚实的艺术风格。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言其十个特点:“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宕昌公晖福寺碑》是北魏书法佳品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书法整篇宏整遒丽,下笔锋芒内敛,线条凝炼,结体气势豪放。用笔方圆兼备,以圆为主。与同时代北魏碑刻作品相比,风格接近于稍晚于它的永平四年(511)的《郑文公碑》。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这两通碑同列为“妙上品”,并评价说:“《宕昌公晖福寺碑》书法高简,为丰厚茂密之宗,隶楷之极则。”

来自百度百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
    万良阅读 1,829评论 0 0
  • 《爨宝子碑》 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东晋安帝乙已年(公元405年)刻,用笔结体与《中岳嵩高灵庙...
    万良阅读 633评论 0 0
  • 最近关于融创、乐视和万达的麻烦事一波接着一波,观众们对于一些事都都是看的云里雾里。今天优米问您转达关于孙宏斌对于这...
    farfar阅读 324评论 0 1
  • 1.晚上睡的不好,4点多醒了,所幸很快就再次睡着了,并没有减少很多睡眠时间。7点左右听到孟莉开门的声音,知道她是出...
    尘世书童阅读 159评论 0 1
  • 文/花隐 内心破的洞 要学会自己补上 莫名其妙的不开心 当我真正不开心的时候 就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一下子开心其起来 ...
    Fortune花隐阅读 23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