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准确地说是在12月3日读完的。之所以想强调一下读完的时间,是想强调这里的“读完”与别处的“读完”有所区别——与读其他类别的书不一样的,是每一天读新的内容时,都要重新温习一下前一天读的内容,再琢磨再消化,努力将其固化为自己的知识架构。这让我想起了费先生在书里阐述观点时引用的“学而时习之”的典故。
每读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不同类别的书。有的书陶冶你的情操,徜徉于诗情画意,臣服于作者的妙笔生花而遍体舒畅;有的书颠覆你的眼界,不由得猛拍脑门,生出井底之蛙的感叹;有的书探寻人性的幽微,以曲折跌宕的情节绑架你,让人欲罢不能;有的书构架一个完全超脱于柴米油盐的宏大世界,让你克服“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心理障碍,严肃认真地思索。每一本书携着作者的心血蹁跹而来,打开一个一个的平行宇宙,一本本读完,如饱餐珍馐,十分餮足。
《乡土中国》虽然已是八十多年前完成的关于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之作,但今天读来,丝毫不过时。虽然此时的社会已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细细辗过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社会结构的变迁毕竟生长于之前的社会形态。费先生以《乡土中国》的十余篇不长的小论文,对数千年来中国社会的长成形态进行了剖析,同时与一些西方国家作了一番深入浅出的比较与论述,对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进一步进行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是每一个好奇心尚未泯灭的读者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必读的书本之一。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农三代”,祖辈一辈子都粘附于土地之上,父辈虽然最终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但思想和精神倒也忠实地埋于泥土之中。我身上呢?泥土味也是根深蒂固,并不肯轻易地退让于现代城市生活半分,读这本书倒也算是找到了“本家”。
十余篇小论文既独立成篇,又依循社会结构的逻辑展开论述,语言直白易懂。从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性开篇,论述了何以农民会给人们留下“愚民”的印象,进而为致力开启民智的社会工作者提出在农村推广“文字教育”所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即文字对农民有何用?他把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作捆在一起的柴草,把乡土中国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作投在水中泛起而层层推开的波纹,这个“波纹”,他将之定义为“差序格局”。这样的解释,让我们对中国人维系关系、处理关系时的种种“看人下菜碟”“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就多了一个层面去解读:陌生大妈的摔倒无人扶起,是因为她并不是二舅家的小女儿同学的外婆;杀害日本留学生江歌的凶手,他的母亲到处祈求留儿子一命时,并未想到受害者,因为她是“别人家的女儿”;关心、维护社会公德者寥寥,是因为关起门来就自成了“同意权力”;旧礼治逐渐崩塌而新法治尚未成熟,是因为并没有人人生而平等且“上帝”对每个人一视同仁的观念……费先生还对“乡土”羁系下的夫妻关系进行了解读,他说,“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他还说,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妻成了配轴”。正是因为“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社群”,正是因为乡土社会的力求稳定在不断排斥夫妻之间建立会引起不稳定激情的亲密关系,导致中国夫妻之间的感情是矜持和保留的。所以这个时代还有很多“直男癌”将自己的妻子视为父母兄弟姐妹之外的“外人”,这也让人恍然大悟有此根源了。此外,费先生还用“成长”的眼光,对土地固着衍生的血缘关系、社会上“出则悌”的长老统治权力、政治上的“无为而治”、因礼治而“无讼”的社会向法治过渡应思考的问题等进行了剖析。这本小书的“轻薄”倒正应了它的内容,如一枚寒光初乍的解剖刀,顺着肌理剖开、观察、思考、研究。
每读一本书都会将人的过往沉淀重新扬起,不论是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人,在这其中加入新的元素,当泛渣沉下,气泡升起时,重塑成各自心灵的模样。《乡土中国》却是那一类书,它不满足于仅仅是搅动过往,而是扛过来钢筋水泥,将你的沉渣扔进去重新溶解,建立起知识体系的骨骼,在思想中凝固智慧的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