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是我看了这么多年书,印象最深刻,而且必须入手的一本好书。他需要慢慢从文字中品味,边看边思考的让人心灵得到升华的文章。蔡崇达先生从生活中提炼他所觉得有意思的事情,用自己的角度,娓娓道来,阐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描述方式让人觉得舒服又深刻。
还记得在第一章描写他的外婆(阿太),其中阿太说的那句话让人深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作者当时觉得阿太因为女儿离世没有难过还说这样的话太过于无情,当他经历过很多年,才发现老太太的豁达。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想法。都觉得肉体是拿来享受,而不是拿来用的。其次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为何不能把每次逆境都当做是在历劫。
我们是不是在年轻的时候捆住了自己的身体,精神关在闹笼?是不是也该趁自己年轻,做点让自己百年后还能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第二段作者描写了张美丽凄惨的一生,那个充满挑战和激情的人。因为她凡事先人一步,领先的思想,在当时看起来是那么特殊,因此存在就让村里人嫉妒排斥而后讽刺效仿。我们很多时候态度不也是因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吗?当作者认为是在暗恋张美丽,而在我看来对她的爱,更像是对创新思想的尊敬喜欢和崇拜。
第三段关于文展这篇,在我脑海中像是过了一遍电影。前期是个有着兔唇,在阳光下屹立散发光芒的孩子:后期因为失去自信,萎靡颓废一蹶不振自顾舔伤的画面。他在初中的时候,眼界比一般人看的要远,做事有逻辑有思想,仅仅有条,不卑不吭有自信。但是也就因为他的过于自信,做事要求完美。在遇到生活中更大的对手时,他就承受不住了,而且没人能安慰他,他也不接受安慰。作者感到非常惋惜。而我觉得自信可以但是不要自大,凡是不能太满,遇事不易多与外界交流总会找到出路。
两个阿小:香港阿小小镇上的富家子弟,天生的优越感,村里阿小则像盲目跟风人的代表,他羡慕香港阿小的生活,而后学习效仿,迷失方向,当出车祸才让他的惊醒,回归了小镇生活。而香港阿小呢,到香港后生活不尽人意,由于父亲死后公司倒闭,光鲜亮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让作者感叹到世事难料啊。我们何尝不是呢,经常听到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切瞬息万变;我们该顺其自然,一切终有命数。
厚朴:理想和现实的真实写照,厚朴作者的好朋友,一个被现实打败最终自杀的一个人。人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我们就要朝目标完成;理想是高于现实,但也需结合生活。
作者把家人放在了最后,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吧。家人,好像是每个人的一根弦,挑起总会有声。
“父亲的残疾”:从不想承认生病的现实,认为自己会好起来,历经失败后,终于承认了残疾的事实,转而以另一种姿态活着,终归要强的活着也抵不过命运。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在疾病面前的无力感,而深刻的认识生活。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也是一次意外,与死神擦肩而过,而后也身带残疾;父亲让我看到的不仅是坚强,还有对生存对责任的承担,以及父爱的伟大。
“母亲的房子”:作者的母亲那个就算到了拆迁最后两天,所有家人不同意,还是要坚持把房子从新装修,到后来发现,母亲不是为了面子,而是纪念死去的老公,完成老公的心愿。作者被父母的爱情所震撼感动,那种至死不渝的爱。
看完我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本书做出最高评价,因为他不只是一本书,几个故事,他传达的给我的思想让人敬佩。
我想作者想表达的应该是在生活逆境中,应该学会有乐观积极心态面对,对生活要有创新精神,应该坚定自己的目标,自信而不自满;要有理想但不能与现实脱节,以及学会坦然面对面生活,深刻认识生活,以及对爱的期待。
卖手套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