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审美想说的

作为一名学了几年书法,尚谈不上登堂入室的小白来说,对于书法中的几点疑惑,仅就自己目前的理解简单阐述问题,如能蒙获同道指点修正,感激不尽。

从几年前拿起笔,四季轮回,不敢懈怠,矮纸斜行,稍有所得,喜不自胜,然于当代书法审美,甚多不解,不解于幼时学书,老师曾说书法即法书,法则是规定了的,不可变更的,可是书法于明清以后,古法虽仍尊崇,却更多了些许笔者自身的诠释,百花竟放,百家争鸣也是无可厚非,但越到当代,书法一道,从入贴到出贴,从临摹到创作,初学者却总觉得在书法深潭底端难以探到当代的主流,学书者不再是和法贴之间的直接沟通,一旦写出作品,是否意味着不合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就会被排斥呢,然而当代的主流又是什么,规规矩矩的按照字帖写就变成了没有创新,脱离字帖就被打出书法的擂台,就算是出于字帖,然而是不是又必须出于字帖的基础上又合乎当代大家主观审美的作品才是佳作呢。

再简单谈谈自己一个入门爱好者对于魏碑的理解,魏碑个人认为介于爨宝子和唐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因为魏碑不是闭区间,更为天真自然,少了许多条框的束缚限制, 所以当代魏碑作品一向受到欢迎,自孙伯翔老先生之后,魏碑发展处于鼎盛,李松,李啸,曲庆伟等青年书家百家争鸣,然而当代魏碑,细分碑帖又该怎么分,名家的作品,真的能规规矩矩的分类到每一个法贴中吗?就像宋以前的百家书法出二王一样。创作的道路越走越远,终点又在何处?如果创作的那一天,就要说在临帖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然而要加多少,加了之后还是原贴吗,真的可以把所有的创作作品都归类到那个母贴里吗?魏碑这个相对于唐楷来说开区间的字体,到底会面临怎么样的发展呢?

再说书法的审美,很多人说,书法不是给外行人看的,但是这真的意味着书法就要放弃观赏性去完全追求所谓的艺术性审美吗?书法本身承载的传递信息,记录史实的功能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西汉之前无书法的论调又要怎么理解?

作为一名初学者,真的太多太多疑问,几年的学书经历,接触了一些碑帖后,更加觉得笔法与结构与章法之间的协调没有方向,也完全不知道向前的路应该怎么走,渴望在简书世界里遇到师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十九度的风 你向我跑来 疯狂而不失天真 我挥一挥衣袖 羞答答的遮住了脸 时不时的露出我稚嫩的眼角 来偷偷地看你一...
    就这样NO阅读 419评论 7 11
  • 武汉 晴 昨晚行之老师公益讲座,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次重重地叩击我心灵,还是在儿子幼儿园的时候,我听...
    桃子时空阅读 218评论 0 0
  • 愿你永保少女心,活得像个小仙女~ 就算平时大大咧咧、高傲冷漠,那也仅仅是我们表现出来的一部分,谁的内心还没有个软萌...
    APP推荐站阅读 4,443评论 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