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阅读习惯养成”的故事,内容来自《12个工作的基本》(书),且看:
尽管在大学时代掌握持续学习力是比较理想的,但实际上,我也是直到三十多岁才养成学习的习惯。在那之前,我无论学什么都坚持不了多久,学习英语口语也多次受挫,每天所做的事几乎都跟学习毫无关系。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做了一件事。
我决定“在一年内读完 150 本书”。之所以产生这个念头,是因为我读专业书籍或资料时根本看不进去,觉得这样可不行,就想从头开始锻炼自己的思维。于是,我打算把当时新出版的经济类书籍全看一遍,认为也许这样一来就能打下好的基础,再读以前看不懂的书就能理解了。
一年内读完 150 本书,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其实很难。
一年 150 本,平均每个月 13 本,也就是大概两天就要读完 1 本。
每读完一本,我就把书名写在日历上。有时到了月末还没看完 13 本,我就熬夜阅读。老实说,很多书的内容我都没记住,但一年以后,我的思维就像经过格式化一样,脑海里仿佛多了一个条理井然的笔记本,也可以说是就此打下了“基础”,各种经济方面的知识彼此有了联系。
从此以后,我再读经济类的报道,也能理解其中的背景了。
而且,我觉得这些书的内容与我原本的知识有了联系,好像规整成了一个个文件一样,井然有序。跟公司同事聊天时,说起经济类的新闻报道,我也能解释其中的背景,提出自己的意见了。如此一来,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我能从买回的书里挑出合适的内容,有选择地阅读;也能对信息作出自己的评价,比如“这个经济学家的评论没必要看”。
这样一来,学习也变成了一种享受。除了经济类书籍,我还阅读政治、文化类的书籍,并且正式开始阅读经营、劳动等方面的书籍。最终,我把自己的专业定位在了雇佣劳动和教育这一领域,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阅读打下的基础之上。我有时会想,幸亏当初强忍睡意,揉着惺忪睡眼熬夜坚持完成了看书的计划。
学习一开始是很辛苦的,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到学习变成享受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