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回娘家,下车就发现路边种的芋头,芋头是我们这里对地瓜也就是红薯的叫法,看的我眼睛发光,我们这里也很少种地瓜了,馏地瓜叶,蘸点蒜泥,那可是美味,要在饭店里才能吃到,要不就买地瓜叶再做。见到地瓜叶,不下手怎么忍得住,回家时就掐了一把,和了点儿面,在篦子上馏了,砸点蒜泥,一盘美味就这样出来啦,吃着真香呀,瞬间就回到了小时候。
记得我娘给我说过,我小时候粮食不够吃,四姨在我家看我,她去地里摘地瓜叶,让我娘馏了当饭吃。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给我留下的味觉,我那么喜欢馏地瓜叶。
吃着地瓜叶,思绪回到了从前。我们村很多地种地瓜,地瓜耐旱,种地瓜要从储存地瓜母子开始的,在头一年的秋冬季,在一个屋子里,有很多架子,地瓜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要选个大饱满的地瓜当母(种),这种出芽多。第二年春天,天还冷,育地瓜苗要打炕,挖个长方形的坑,用门板挡土,打出三面土墙,北面高,南面不打。东西面是倾斜的,再盖上塑料布,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低温大棚,在里面种上地瓜母,没多长时就长出地瓜芽子,有的麦收前种,叫春茬,麦收后种,叫麦茬。
种地瓜,我们叫秧芋头,地要培成拢,在辈子上刨坑,三十公分左右一个,小孩就散芽子,用油桶在家灌满水用地排车拉到地里的,再放水桶里,用舀子舀了浇到刨好的坑里,坑里有时会放煮好的黑豆,大人把芽子埋好,就这样种芋头。
芋头是藤蔓植物,长着长着就爬满地扎根,扎根就影响结芋头,所以要翻秧子,用秆子一沟一沟的翻,就是为了把新扎的根拔掉。
到了深秋,下霜了,把芋头叶打的蔫了,叶子发黑,就该收芋头了。人多的会分工,有砍秧子的,有刨地瓜的,有擦地瓜的(把芋头擦成片凉晒),这时的秧子都长一块了,只能砍了往前滚,露出拢,再刨地瓜,小孩从根上扭芋头,晾芋头干,把擦的芋头干洒刨完芋头的地里,小孩就一片一片的摆开,等晒干了,再一片一片的捡起来,我们叫拾芋头干,装在袋子里,拉回家,一层一层垛起来,等价钱好时,就卖掉,也会留一些喂猪,那时候一家一年也得养两头猪,过年的时候卖掉挣点钱。
这就芋头的前世今生,后来地瓜价格太便宜,都改种麦子棒子了,很少有种芋头的,倒是现在芋头价格上来了,见到地里的芋头也很希罕。这就是芋头勾起的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