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吗?

      “你要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里就想,谁这么天真,一定是没经过什么世事沧桑,所以才简单地认为能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

      可是真经历过一些波折后,不知怎么又想起这句话时,才知道不是别人天真,而是自己学识太浅,经历太浅。我想只有经历过人生潮起潮落,还依然能灿烂的笑,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情怀。因为他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一定是生活的强者。

      其实,一切都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只要我们能有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有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那么他的生活一定是开心的,幸福的!

      记得,我小时候,我们家隔壁住着一位姓谭的技术员,他个子矮矮的,每天都穿的很干净整洁。他们家是湖南人,他的妻子没有工作,那时都称为家属。他们家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因家里就这么一个男孩,所以显得格外宝贝,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一般都偏袒他先用。那时候工资都很低,谭技术员的工资算中等吧,比工人高一点,比一些工程师工资要低一些。全家六口人,就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可想而知,是非常紧张的。

      说实在的,他们家很少吃肉,吃回肉,就像过年一样。四个孩子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小的再穿。很少见到他们家孩子穿新衣服,要是过年能穿一件新衣服,那都是很困难的事,他们家日子跟周围比起来算是比较艰苦的。可是他们家的笑声却是最多的,几乎没见过他们家人愁眉苦脸的。一家人,每天都是开开心心,非常融洽和谐的。可以说,他们一家人就是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的一家人。

      尽管经济上很紧张,可是他们家人每天都笑容灿烂的。他们家每一个人穿的衣服,每天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有的衣服,尽管很旧了,但干净整洁、板板正正的。他们家的孩子性格个个都很自信,很开朗、活泼,而且都很聪明。他们家的孩子很懂事,姐弟姊妹之间都能互相尊重,互帮互爱。老大是姐姐,很有师长的风范,父母不在的时候,弟弟妹妹都很听他的话,很尊重这个大姐姐。而当弟弟妹妹有困难时,姐姐也像个大人似的,一马当先,帮助解决。看到他们四个姐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友好相处,让很多小伙伴都很是羡慕。谭技术员和他妻子感情很好,妻子很能干,也很会教育孩子。他们家很民主,有什么事都是大人孩子一起商量的,意见不统一时还会举手表决。所以小孩儿各个很自信,很活波、开朗,能言善辩,很是聪明。学习都很好,怎不让人羡慕。

      他妻子很会安排生活,每天的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虽说比较清淡、简单,但孩子们狼吞虎咽,各个吃的很香。到周六周日不上课时,老谭和妻子会带着孩子们去逛逛书店,去草原上玩玩,一家人每天都很开心,很幸福。每天都能听到大人和孩子开心的笑声,所以他们家是把日子过成诗一样的典范。尽管物质不怎么丰富,可他们的精神世界很富有,心态很阳光,每天都很开心。

      他们家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会给孩子煮生日鸡蛋,有时还会买个小礼物,比如女孩子头上的一个彩带,男孩子一支新钢笔。一到这个时候,他们家就像过年一样,一片欢乐的海洋。你说这日子不像诗,像什么?

      我还曾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富家千金,名叫郭婉莹,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千金大小姐。自幼喝牛奶喝咖啡说英文,在伦敦长大的。回国后就读于基督教会中学,燕京大学。你说他的日子是不是像诗一样美?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文化大革命中,自然是被抄家批斗的对象。可是尽管如此,无论是做富商千金,尊贵的少奶奶,还是文革中家里所有东西都被充公,甚至连结婚礼服都没剩下的时候,她依然永远不变的讲究与优雅。

      你能想象穿着旗袍去刷马桶,穿着皮鞋站在菜场里卖咸鸡蛋吗?当她独自从劳改农场回家,听法院的人来宣读对他冤屈去世的丈夫的判决书时,她平静地听着,不闹也不号啕大哭,泪水一直在心里流。

      她晚年的时候,有外国记者问起她在那些劳改岁月,为何能好好的活下来?她优雅的挺直背说:那些劳动有助于我保持身材的苗条。女作家陈丹燕写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一书,就是以她为主人公写的。面对曾经磨难的岁月,她没有抱怨哭泣,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心中充满怒气,充满怨恨的人。而是依然从容、优雅、宽容与包容发生的一切,把曾经那么苦难的岁月,也能过得如诗优雅,真的令人赞叹!

      所以,诗一样的日子,并不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而是精神的美好与富足;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拥有划苦为乐的能力。诗一样的日子,并不是每天都有鲜花和奶油蛋糕,而是每天都能笑容灿烂,幸福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