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次的抖音拍摄,我们租了一间民宿,找来的都是高颜值演员 ,每天早出晚归,甚至通过关系包了一场电影院。
这哪是拍抖音,这是拍电影啊。
波哥是我们的老板、摄影师兼后期,剪着剪着发现剧情有点长,硬生生把视频分成了上中下三集。
而视频内容上,我现在分析来看,问题也有很多。剧情设定没有进行解释,应当一开始就直接介绍主角有穿越时空的能力,整个视频节奏太慢,剧情也不够直白易懂。剪辑上如果加入那些抖音音效和特效,给人刺激感会更强。
当时的我们,都没有经验,完全是电视剧按照的模式在做,这些也是我真正剪过抖音短视频才醒悟过来。
波哥在剪了两三个视频之后发现数据不好便弃了,我们囤的那些高成本素材没有剪出来也挺可惜的。短视频本就是要积累到一定的量,然后出现一个爆款视频,再带来数据的连锁反应。
可是每制作一个视频,我们的成本都很高,根本支撑不了长期制作。
这次尝试和探索,可以说我们是一直在短视频的雷区上跳舞。
事实上后来我们也和其他MCN部门合作过,波哥并不适合拍这种短视频,一个片段他会NG数次,一个短视频可能一拍就是一天。
在我今天看来,短视频的内容和剪辑节奏,可能才是重中之重,拍摄占的比重反而不是那么大。那一个个电影感的镜头,反而会喧宾夺主。
这写着写着,我怎么感觉我又行了?我好像摸到了短视频的门道。
这段时间我们也不是毫无产出,我们接了一个面膜的广告,把之前拍短视频的资源都用上,正好拍摄一条王家卫风格的广告片。
其中我设计了一个舞蹈的片段,在拍摄这个片段时,不论是摄影师、导演、工作人员还是演员(甲方),都是辛苦而享受的。
我相信那个片段会深深刻在所有人都脑海里,永远记得。乃至后来离职了,米姐(老板兼导演)还找我,说甲方希望还能拍一条那种感觉的广告片。
这就是影视行业的魅力,大家把心血灌注在一部作品上。当这部作品完成时,不仅成就感爆棚,每个人仿佛都有所收获,都有所成长。因为拍摄不同的视频,体验也都是不同的。
我们会拍摄到夜晚,每个人都饥肠辘辘,所有人聚在面馆里干饭。我们会为了让小演员配合拍戏,使劲浑身解数逗他骗他。我们能看见形形色色的演员,形形色色的古董,形形色色的建筑。
那段时间,虽然每天都很晚才能回去,却一点也没感觉到累。
有一天,新片场网站正在进行征集活动,波哥给我安排了任务,一起做一个片子去得奖吧。
我想了很久,一直没有很好的想法,我决定借鉴一款曾把我玩哭的游戏——《去月球》
这个剧本花了我很大的精力,原本期待满满,但波哥没能get到里面的点,我说要不晚上你再看看。
过了一晚,米姐说她get到了,波哥说能get到一点。这就僵住了,所幸米姐的师傅要来,我们可以咨询他的意见。
米姐的起点比较高,她跟着一个圈内很厉害的制片人,自己也演过几场戏。只是后来谈了恋爱,她师傅一眼就看出来那男的不靠谱,说你要是跟他,师徒就决裂。
米姐还是跟对象走了,果然后来两人还是分手了,师徒俩的关系也是最近才慢慢修复。
听说人民的名义2要开拍了,她师傅就是这部剧的制片人,所以来办事,顺便看看米姐。
第一眼看见她师傅的时候,觉得很和蔼。后来怀疑他是华为的宣传员,给我们看他新买的华为p10。一个劲说这个拍摄功能有多么强大,说自己拍片用这个手机足够了。
我给他讲了我写的故事,他觉得可以,他说他来拍的话肯定得奖。只是,他告诫我们,要做有生产力的事情,这个得奖也不赚钱,就是挂挂名次。
师傅走了,波哥思考再三,决定不拍了,我们节假日成功不加班,我要回家去了。
不加班却有些失落,对这个本子我有很大的期望,现在不拍了,心里或多或少对波哥有些不满。
这是一个小火苗,越往后我便越发现老板有诸多不靠谱的事,火苗积攒越大,也越磨尽了我心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