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 拆书笔记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一、总序
1.1(黑塞)从未回避时代的问题,但最关心的一直是每个人,是个性,是不符合社会通常标准的个人。
1.2(黑塞)所走的是一条独创的道路: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主题是人的命运,描写的是人处在时代危机中的种种内心矛盾。他要探索一条达到完美境界的人生道路。
1.3(黑塞)目睹了几代的强权政治、两次世界大战的灾人必须在自己的“我”中找到泉源,人必须保有这泉源。此外,一切都是虚假、迂回和错误。
二、第一部
2.1婆罗门的儿子
苦行者形容瘦削,疲惫不堪,年纪不老不轻,肩上淌着血,满是尘土,身体几乎赤裸着,被太阳晒得黢黑。他们孤独、陌生、阴冷,像是混迹于人类世界中的三只枯瘦的豺狼。他们周身弥漫着一种气息:激情已然冲淡,默然地修行,无情地克己。
2.2乔达摩
佛自己也要在上午去乞食。
2.3觉悟
意义和真实不是躲藏在种种事物的后面,而是在它们的里面,所有的全是如此。
三、第二部
3.1甘玛拉
3.1.1心境如此纯朴,如此清醒,如此关怀眼前遇到的一切,不带任何怀疑,就这样活在这世界上是美好而愉快的事。
3.1.2样样东西都会回来。
3.1.3如果你向河里掷一块石头,它会按着最短的途径沉到河底。一旦悉达多有了一个目标、一个决心,情形也是如此。悉达多不做任何事情,他只是等待,只是思想,只是斋戒。但是就像石头穿过水沉到河底一样,他不做任何事,也不激励自己,就能穿过人世间各种的境遇。他被一种力量牵引着,任随自己向下沉。牵引着他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他的目标,因为他不会让任何与自己目标相悖的东西进入到心里。这就是悉达多从沙门那里学来的本事。
3.2在人群中
3.2.1能写字是好事,思考更佳。聪明值得庆幸,忍耐更堪钦敬。
3.2.2大多数的人就像是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有少数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循着固定的轨道运行,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那儿,在他们内心中,有他们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3.3轮回
3.3.1思想、等待和斋戒
3.3.2厌倦,像一袭轻纱,像一层薄雾,沉积在悉达多身上,慢慢地,每天更浓一点,每月更暗一点,每年更重一点。如同一件新衣服,穿久了会变旧,新鲜的色彩会褪,变脏,弄皱,衣边会磨破,处处会有脆薄快坏的地方和穿得露线的地方。
3.4河边
他开始爱一切东西,对他所看见的一切东西,他都充满了愉悦的爱。现在他明白了自己以前为什么那样不快,因为以前他不爱任何东西,不爱任何人。
3.5摆渡人
他不断地向那条河学,尤其是向那条河学习如何倾听,如何用一颗平静的心去倾听,如何用一个等待的、开敞的灵魂去倾听,没有激情,没有愿望,没有判断,没有意见。
3.6儿子
3.6.1可是昔日有谁保护住了悉达多,让他免于陷落到轮回中,让他免于堕入罪恶、贪婪和愚蠢之中?他父亲的虔诚能保护住他吗?他老师的告诫能保护住他吗?他自己的知识和他自己的探求能保护住他吗?哪一位父亲、哪一位老师能阻止他,能不让他去过他自己的生活,不让他用他的生活把他自己弄脏,不让他全身载满罪恶,不让他自己去喝下那杯苦酒,不让他去寻找他自己的路?我亲爱的朋友,你认为有人能避开这条途径吗?因为你自己希望能看到你的儿子避免悲哀、痛苦和幻灭,你就以为他也许能避免这条历程?然而,即使你为他死十次,他的命运你依旧一点也改变不了。
3.6.2他对那逃走的孩子感到了一份深厚的爱,这份爱像是一个伤口,但是他同时也感到,这个伤口并不会在自己心中溃烂,它是会痊愈的。
3.7唵
3.7.1每样事情,在没有忍受到尽头之前,在没有最后终结之前,都会重演,同样的悲哀也会再度被人历经一次。
3.7.2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目标缠住了,每个人都忍受着痛苦。
3.7.3从那个时刻起,悉达多停止了和自己命运的抗争,他的脸上闪烁着智慧的宁静。有这种宁静的人,能不再遭遇种种愿望之间的冲突,他已经找到了解脱,他与生活之流很和谐,与生命之流很和谐,他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他任凭人生之流的摆布,他属于万物的和谐统一。
3.8歌文达
智慧是不能言传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把智慧讲给别人听,那些话一旦说出口来,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