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而逝,改革开放前,能让孩子吃得白白胖胖,就是顶好的父母;要是能让孩子上学读书,考上大学;做父母得就厉害的不行,是真的把孩子教育成材。大家不仅仅羡慕孩子有出息,更能把父母夸上天。“看看人家多能,供出了个大学生”,这是父母一辈子的骄傲。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好父母的标准也随之改变。如今父母要是只管孩子吃喝,供孩子上个学;得被多少人指责说:“管生不管养,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综上,我们也紧跟着时代的潮流,面对当今精英教育、素质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十三点好父母的标准,重点给大家解析下前面三条。
好父母的标准,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没有陪伴就没有真正的爱,没有陪伴就很难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没有陪伴,父母就不能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就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帮助孩子调整、改善。没有陪伴,一切都无从谈起。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耐心,这是好父母的第二条标准。一个儿童对任何行为、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第一次。在这第一次的学习过程中,他可能不知道怎么去学,不知道这样学对不对,有时候犯了错误他自己也意识不到。这个时候,父母的耐心很重要。
人不同于动物,动物靠着本能就可以生存,就可以成长,而人则必须要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成长。人所有的知识、经验,都是不断摸索的结果,都是不断试错的结果。父母要去理解孩子,要意识到犯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人正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一个好父母还应该善于鼓励孩子,这是好父母的第三条标准。
现在,很多父母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喜欢拿自家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作比较。比如说,人家孩子会数数了,我的孩子怎么还不会数呢?别人家的孩子这次考试又是满分,我的孩子怎么才刚刚及格呢?
父母很容易为这类事情着急,甚至有时候会责怪孩子“技不如人”。其实,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有他的规律性,都有属于这个人的特殊性。父母需要尊重并理解孩子不同的成长特点,要鼓励孩子去尝试,要包容孩子犯的错误,要积极地肯定孩子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对孩子应该鼓励多于责备。
4、孩子在场,不要吵架。
5、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6、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谎。
7、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谅解。
8、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平等关系。
9、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10、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答复。
11、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12、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3、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大家彼此都要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和机会,只要做家长的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在这过程中得到成长,在幸福的道路上迈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