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在他的《时评写作十讲》中提出了一个评价时评好坏的标准,即一篇好的时评应该具有附加价值。
那么,什么是评论的附加价值?他在书中这样说:
评论的附加值就是那些“你知道得比读者更多的信息”:读者能通过读你这篇评论获得他所不知道或者忽略的信息和知识,你的评论中包含着你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者独特的价值认知,或者是读者虽然明白某个道理,但不能像你这样以明白和精彩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段话其实传达了两个信息,具有附加价值的评论要有独特的信息、观点,或者要有精彩的表达方式。
一篇好的文章同样要符合这个标准:有独特的信息、观点,或者(以及)有精彩的表达方式,即具有附加价值。
这个标准描述的是文章的里和表,有独特的信息、观点是里,精彩的表达方式是表。
有独特的信息、观点就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有趣、有料”。印象中第一次听到“有趣、有料”这个说法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片头的口号,也是他的节目的定位。其实,只要看看他的节目的选材就知道,他的选材节目是比较独特的。同时,在讲完故事后,他会谈到这些故事的对现实的启示,观点比较独特。比如4月23日他的微信公众号上讲的一个故事:
最近我听到了两个服装品牌商战的故事。这两个品牌都是国际一线大牌,价格、档次都很接近。有一年,其中一家突然把所有的大码女装都下架了,买不到大码女装的顾客只好都去另一家了。另外一家就很高兴,因为生意好了。但是顾客看到的结果是年轻的、身材好的姑娘都在这家店里逛,大妈们都去了另外一家。这次事件的影响在此后几年陆续发酵,两家原本差不多的品牌价值就拉开了差距。
这故事提醒我们,就像一个人会被他的朋友塑造一样,一个企业也会被他的用户反过塑造。所以,企业选择客户和人生选择朋友是一样重要的。
精彩的表达方式说的是文章的外表,比如文章逻辑、故事形式以及遣词造句的风格。读一篇精彩的文章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即文章表达的内容是自己常常意识到的,但自己却表达不出来,或者作者的表达让人击节赞叹。
比如吴晓波在他的文章《被泡沫毁坏的人生》里有一段表述房地产市场的文字:
具体到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如果那里每年都有很多新鲜面孔出现,你不用担心房价下跌,如果你走在街上碰到的都是和蔼可亲的熟面孔,那么,他们的脸上就写着“泡沫”两字。
看了之后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会有给这段文字点个赞的冲动。
一篇文章能做到这两点中其中的一点已实属不易,如果都能做到,肯定算得上一篇上乘之作。
比如张爱玲《白玫瑰与红玫瑰》里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好文章,对于读书人来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在网络阅读时代更是如此,因为很多“文章”已经算不上文章,它们都是写手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当然,不能也不应该用传统文章的标准要来衡量这些“产品”,衡量它们的有着另外一套标准。
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文章不一定是为了千古流传,至少要用好文章的标准要要求自己,这样才对得起读者花在你文字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