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原版名称:Educated:A Memoir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阅读时间:4.1~4.7(一周的空闲时间)
“我们选择了疾病,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有益。”——这是书里主角的妈妈说过的一句话,我十分认同。但这里的疾病并不是指生理上的疾病,而是我们心理上的,关系上的。无力改变和缺乏勇气的人总是这样,在面对一些挣脱不开的事和无法逃离的人时就选择接受别人改变自己跟相信,觉得我是需要的,因为好像这样的生活更加轻松简单。
书里的塔拉与父母生活在巴克峰。家里有7个孩子,托尼,肖恩,泰勒,卢克,奥黛丽,理查德。她是最小的。
塔拉在日记中写道过: “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爷爷脾气火爆,奶奶性情强势——急躁,咄咄逼人,坚持己见。想必父亲的性情也受他父母很大的影响。
父亲是一个十分偏执的摩门教信徒。
不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觉得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连政府也是光明教派来要污染人类的。
生病、烧伤、摔伤、车祸、生产。每当阅读到受伤却因遵从父亲不去医院在家靠妈妈用草药精油医治的情节,我总很担心,怕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而酿成悲剧。
父亲认为女人不能露出脚踝以上的部分,否则这是不检点的行为。塔拉成长中也一直和家人在为末日降临做准备,夏天把桃子装罐储藏,冬天更换应急补给。购买步抢换取银子和金子放在箱子里藏进地下室备用。
塔拉长大后通过教育,才发现父亲灌输给她一个扭曲的世界观。
在这样成长环境中塔拉的二哥肖恩成了家庭迫害下的一个极端。
作者在书中也曾这样形容过:“我的哥哥们就像一群狼。他们频繁地试探对方,一旦有哪个小点儿的突然长大,梦想着向上爬,便会爆发混战。”
暴躁易怒的肖恩在小时候就开始为自己在家中的“生存和地位”作斗争。会将自己的亲弟弟泰勒的头撞向电视机。
长大后离家他更是给自己筑起了厚厚的城墙。面对陌生人,他会先无赖的找别人麻烦,以此来显出自己并不好惹。他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如何给脱臼的骨头复原,击打什么部位能给别人致命一击,怎样做可以瞬间钳制着对方……
肖恩勇敢的驯服住发狂的野马救下自己的妹妹、带着塔拉远行、告诉她制敌方法。我以为这个小姑娘的生活将开始变得有趣幸福,至少有这么一个虽然外表痞可是内心温暖的哥哥保护着。但是我错了。
他是天使,也是恶魔。
他稍有不顺他心意就会对塔拉暴力相对,不顾她疼痛的表情跟虚弱的喘息,将她的头塞进马桶,让其为自己没做错的事情道歉,甚至承认自己是妓女。可是在事情过后却又真诚的道歉,请求原谅。
肖恩的做法,让我想到了现实里那些无能又悲哀的施暴者们。
塔拉也和所有施暴下的受害者一样。
由于长期受到逃避不了的伤害,会将问题归咎在自己身上来相信所承受的暴力和虐待是有意义的。塔拉会用大笑、自我开解只是闹着玩,来掩盖住不能让陌生人看到的难过跟痛苦。
肖恩会告知父亲说他在城里听到了关于塔拉的传言,说妹妹名声不好。这有点像是在告状,拉拢父亲一起“惩罚”妹妹。
塔拉活在肖恩的阴影下。肖恩评价妹妹的“妓女”——也悄声无声的腐蚀着她。
长大后离家读书的塔拉才明白定义的可怕,在日记中写道:“肖恩对我施加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定义了我,没有什么力量比这更强大的了。”
那在这个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是什么呢?
她是旁观者,甚至也成了同谋。
她目睹了肖恩的施暴可却无动于衷,她对于父亲偏执的想法是默认,到后面的推崇。
母亲的母亲——外婆,在由于她父亲酗酒,而遭受到不少冷眼的环境下成长,所以致力于构建一个完美家庭。
文中写:“母亲常把自己描述称成一个讨好者,说她无法阻止自己去猜测别人想要她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无法阻止自己极不情愿地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所以母亲做出了“反抗”——与身着五颜六色的面料做成的奇装异服,蓄着浓密胡子的男人结婚,远离母亲和邻居的评头论足住在静谧的山谷,婚后家里的冰箱更是总有股腐烂味。
生长在城市的母亲,最后却与父亲一样愚昧无知,甚至懦弱。母亲的转变也是一步步来的。比如起先还教孩子们识字,但由于生活所迫需要劳动力便也妥协。开始对于父亲说的“道理”充耳不闻,但我想因为后面父亲烧伤差点离世、失去顶梁柱,更是孩子们的长大离家,她或许发现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是丈夫,所以才会有与父亲的观点和步调一致。
塔拉问过母亲为什么她从来不去阻止肖恩伤害她。
母亲回答:肖恩总说是你找的茬,我猜我宁愿意相信是这样,因为这更容易。因为你坚强又理智,而任何人都能看出来肖恩不是这样。
母亲说,母亲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肖恩承受了太多伤痛。
大人们总是这样。如果一个手机就能解决孩子的哭闹情况,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询问原因、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的管理和发泄。要是两个孩子打架,母亲会为了省事去帮助较为弱小的孩子,她觉得更加强大的孩子不需要母亲的安慰,可以自愈。
有些患病治愈,获得健康的孩子总不知道哪来的满满希望,想要把本质上的毒瘤给摘除。长大后的塔拉也想纠正这一切,希望肖恩伤害不要再带给其他人,想让父亲出面干预,但是都是徒劳。
姐姐奥黛丽也是肖恩暴力之下的受害者之一,原来最先要提出找肖恩对质反抗的她,却在父母的对立下把一切都推给了塔拉。她重回父母的怀抱,和家人一起对立塔拉。
对奥黛丽来说,原谅肖恩是有益的,它可以让自己重回父母家人的身边。对母亲来说,相信肖恩没有伤害妹妹这回事是有益的,它能使家庭迅速回归正常不被瓦解,她无法承认自己是个不称职、没有保护好小女儿的母亲。而父亲,更加不愿意打破现有家庭的宁静……
塔拉对此也做出了应激反应,她崩溃了。她开始质疑自己的记忆了。她想要是记忆是错误的话她就能回到父母身边了。在生活中她变得顺从,经常依从别人的判断。与他们记忆不符,会承认别人的内容。自己记忆中事件也开始质疑是否有真的发生过。
父母不想放弃塔拉,他们谋划如何让她重新皈依——进行驱魔。多么可怜又可笑。
或许想要使自己真正得到痊愈就要远离。塔拉在哥哥泰勒的帮助下,成功脱离的父母的羁绊。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是悲哀的,可还好泰勒和塔拉(还有塔拉其他两个哥哥)通过了教育找到了解脱。
这是教育对一个女孩子的救赎,是寻找自我的一条曲折的路。教育展现了它惊人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书里的一段话来结尾——
“我想我终于可以坦然地面对过去的生活了。那并不完全是事实,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的确如此:未来真的会更好。现在一切都已变得更好。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