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幼儿园的女儿放学回家路上。她拿出学校发的酸奶问我可不可以现在喝。我同意了。
不一会儿她就喝完了。酸奶袋子捏在手里。
“这个酸奶袋子不能随便乱扔,要扔进垃圾桶里。”她自己在那说。
“为什么呢?”我回她。
“随便扔在地上,还需要有人来扫,多麻烦啊!”
“那你知道麻烦是什么意思吗?”
她想了想。“麻烦就是自己不想去扫地但是还必须要去扫地,因为地上脏了。”
是啊。因为地上脏了。
我们必须要去收拾自己制造的麻烦,要不就是在给别人制造麻烦。
生活本来就是不断解决麻烦的征程。时而麻烦自己,时而麻烦别人。
很多时候,你麻烦我,我麻烦你,感情的基石越筑越高,感情自然也就越来越浓。
(一)家人的麻烦是亲情的依赖
看着孩子又把玩具扔的满屋子都是,TA自己又不会老老实实的收拾整理。你觉得麻烦吗?
看着老婆每天化妆要两个小时,还每次都要问你“我漂亮吗?”。你觉得麻烦吗?
听着父母每天唠唠叨叨同一话题,还一直提醒已经长大的我们要注意这注意那,你觉得麻烦吗?
劝一句: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纵然生活困苦,工作劳累,但你依然被爱包围着。上有老下有小,不仅仅是负担,更是一种甜蜜幸福。
孩子的麻烦是向自己最亲的人索取爱,当TA不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TA已长大远去。爱人的麻烦是TA最在乎你眼中的自己是否依旧,当TA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去麻烦别人了。父母的麻烦是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永远都是孩子,当他们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家人的麻烦是亲情的溢出,不要怕麻烦,尽可能的都捧在手心里。
(二)朋友的麻烦是友情的维系
人生的旅途中,坎坎坷坷几十年,会遇到很多朋友,也会有很多朋友走散。终有几个朋友会相随到最后。
张学友在《真心的朋友》里唱:真心的朋友是谁 ,你我都能体会。患难时相随 ,流泪时安慰。是真心 ,永不觉得累。
我听朋友讲他原来老板的事情。他原来老板风光时目中无人,朋友有麻烦求助他都是爱答不理的。几年后因为经济问题锒铛入狱,公司倒闭,家产被抄。那些朋友都避之不及。后来孩子入学,母亲生病住院都没有一个朋友肯帮忙。
朋友说: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了,朋友有麻烦,尽可能的帮。万一自己哪天也有麻烦了呢。
不要怕朋友麻烦你,不麻烦你是因为想不到你,你还没有站到足够重要的位置。
有人说朋友之间的最好状态就是没事偶尔联系,有事互相麻烦。
互相麻烦的朋友是朋友,单方面的麻烦朋友是攀附,占便宜。朋友终究是做不长久。
朋友的麻烦是友情的维系,互相麻烦,才能长久。
(三)别人的麻烦尽量伸援
之前媒体曝光了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
不过简单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
这种麻烦让我们对别人的事变得麻木不仁,甚至有“趁机起哄之士”。唯恐别人的麻烦太小。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那个你以为陌生的“别人”,有可能会出现在你有麻烦时转折的路口,举手之劳解决你的麻烦。所以不要轻易无视别人的麻烦。更不能趁别人有麻烦落井下石。
换位思考一下。有麻烦的是自己,你希望那些别人怎么对待你呢?
别人的麻烦尽量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四)自己的麻烦尽量释怀
《新唐书》里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电影《宿醉》里讲述了每个男人心中都会渴望隐秘与内心深处的狂放不羁。同时也对自找麻烦有让人啼笑皆非的呈现。
房子大小够住就行,职位高低舒心就行,挣钱多少够花就行,感情对错愿意就行。俗话说:千金难买我愿意。对于一切纠结,尽量做到释怀,平常心才能舒心。
生活中各种虚荣攀比,工作中的各种无谓争斗,感情上的各种无端猜忌。都是在自建壁垒,自找麻烦。
把虚荣看开,让争斗平息,让猜忌慢慢消散,一颗平常心畅游时间繁华。何苦自找麻烦,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被世界同化,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摧眉折腰,不放弃原则。那些“自找麻烦”才能获得的与众不同,也要平常心对待。
喝下的水,热了烫嘴,凉了伤胃,常温最舒适,也最怡心。
《六祖坛经》里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修得禅心,参得透彻,麻烦自不会沾身。
自己的麻烦劲量释怀,别跟自己纠结,别自寻苦恼。

(五)
时时刻刻关怀家人,让家温馨,让爱温存。
隔三差五联络朋友,三两好友,一壶小酒。促膝长谈,友情稳健。
及时的伸出援手,不做麻木不仁的情感木乃伊。
舒缓纠结的内心,时刻保持平常心,做不自找麻烦的逍遥人。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