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在想互联网工作者最重要的道是什么。物欲横流起起伏伏,学习的东西之多,变化的速度之快,定了计划又不得不拥抱变化,最难的是坚守,最简单的是迷失。但是最近在产品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心里也慢慢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最重要的方法论,第一点是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清晰的定位。很多人错把数据当目标。KPI是目标,转化率是目标,内容转发数是目标,自己的工资是目标等等。但是事实上,数据导向是好事,但是数据是否是真正的目标却有待商榷。举个例子,凡事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也许口碑的传播数很广,或者KPI提升很快,但是对于内容质量保证了么,用户需求真正满足了么。所以定好一个目标是好事。有了清晰的目标不会过犹不及,比如在产品从0到1阶段,引入太多的用户会造成口碑无法控制。因为探索期的目标是判断产品有没有市场,商业模式是否成立。足矣。所以定好目标是一件事情的基石。产品有目标,那是战略层,团队有目标,那叫团队理念,个人有目标,也许是追求。这些都是学问,是大道理。正确的大目标再划分成正确的小目标。更是技巧,唯经验尔。把事情简化具体化,把目标不停地迭代完美,那么一切都会稳步前进。
第二点方法论,我认为是产出。产出是什么,产出就是执行力。产出意味着做的事情不是无用功。对于学习来说,看了书没写读后感,学了东西不整理笔记,用了工具不做点demo,那收益就甚微了。而对于互联网工作来说,产出更是检验过程的唯一指标。成功要有收获,失败要有心得。任何事情都得有个结论,无论是为之后的流程提供依据也好,还是作为一个产品成长的借鉴也好,产出的存在就是一件事的价值。想得多比想的少重要,三省吾身就和敏捷开发一样,不停地修正,才会不偏不倚地前行。做得多比想得多重要,因为踏踏实实的产出才能你的想法留存,变得可见,这是事物存在的意义。
互联网不缺聪明人,方法论未必能让聪明人变成成功者,但是方法论能够提高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业成功的概率。尽人事听天命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