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炽烈与绝望之美

红楼梦前八十回,有交代完整结局的女性不多。尤三姐是其中之一。曹公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饱含人性。尤三姐是其中最富有现代色彩的。她的身上散发着炽烈与绝望之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她的炽烈在于世事洞明,却不随波逐流。尤三姐出生比较卑微,继父家的姐姐好不容易当上了宁国府的当家奶奶,她和母亲姐姐就只能依附着这个姐夫生活。然而,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更可悲的是姐妹倆还拥有倾国之姿。沦落风尘似乎是这姐妹倆的宿命。二姐为了富贵随波逐流,三姐呢?表面上看,她同样陷入功利的亲人和垂涎她美貌的男人的漩涡,然而她的头脑却是清醒的。她看到了母亲的愚蠢和姐姐的懦弱。

她一身孤胆,并没有被欲望所吞噬。她视礼教为无物,在男权社会里,苦苦挣扎。连风月场中耍惯的贾珍和贾琏都被她“一夕话说住,不承望她是这种为人,反不好轻薄起来”。她风流绰约,高谈阔论,反倒拿男人嘲笑取乐,“竟是她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她”。她对二姐说:“姐姐糊涂,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也算无能。趁如今,我不拿他们取乐作践准折,到那时白落个臭名,后悔不及。”一句话,点出她早看透贾珍贾琏的本性,看出这世态炎凉。更为难得的是,她还能从细节上体察到宝玉的不同。当尤二姐听了贾琏的小厮兴儿的话,感叹宝玉“可惜了一个好胎子”,她却说,“我冷眼看去,他在女孩子们前不管怎样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道出了宝玉不同寻常的可贵之处。

红楼梦中的人物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曹公通过兴儿的话指出尤三姐“面庞身段和黛玉差不多”,并在描写尤氏姐妹这段故事的时候,穿插了黛玉“悲题五美吟”的桥段,尤三姐这个人物是不是如同晴雯一般,是黛玉的“镜像”之一,不得而知。但是,她们除了外貌相似,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从不随波逐流,为俗世所不容。黛玉的“五美吟”其实都在感叹女子在浊流中,独善其身的困难,其中有一首,写的是唐朝的红拂女,“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赞叹红拂的英豪之气,讥讽杨素的尸位素餐。红佛女如同尤三姐一般,出生微贱,沦落风尘,但是她慧眼如炬,不畏俗流,深夜奔投李靖,最终成为一品夫人,获得了圆满的结局。这样有思想、有主见、有胆识的女子,在那样一个礼教森严的时代,不得不说是难得的奇女子。那么尤三姐呢?她虽然周璇与贾家的父子、兄弟之间,但是她早已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她看中了品貌双全的柳湘莲,希望能跟他拥有美好的未来。在这一点上,二人何其相像。

她的绝望缘于至情至性,却覆水难收:尤氏两姐妹中的二姐抓住了贾琏这根“稻草”,自以为有了依傍,却最终落得“吞金自尽”的下场。尤三姐早就看出二姐所托非人,贾琏无非是贪图二姐的温柔和美貌,他在原配妻子王熙凤面前懦弱不堪,根本不可能成为替尤二姐遮风挡雨的大树,反而将尤二姐本来就岌岌可危的生活,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尤三姐对自己的人生则有完全不同的规划,她始终对纯真美好的爱情抱有信仰。她在一次宴会上看到了前来“串客”的柳湘莲,他与三姐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从没落的世家子弟到串客小生。他身上“素性爽侠、不拘细事”的江湖气质,一下就吸引住了同样豪气的三姐,对他芳心暗许。然而柳湘莲却并不知情,三姐一等就是五年,直到贾琏觉得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准备“拣个人聘了罢”,她对二姐说:“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并且“这人一年不来,我等他一年,十年不来,我等十年。若这人死了,再不来了,我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言语间,是何等的果敢、决绝、至情、至性。她的爱情专一到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便是尤三姐这个人物最可爱之处。

然而,她只是专一,却缺乏真正突破礼教的勇气。相比红拂的半夜奔走敲门,尤三姐就只是默默地在闺房中等候,她认为只要自己改过自新,遵守礼教,她的幸福自会来敲门。但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致命一击。她的一腔热忱赋予了“冷面冷心”的柳湘莲,他对爱情的态度,跟尤三姐如出一辙。他对贾琏说,“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女子”,又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尤三姐和柳湘莲在没有跟对方有任何交流、接触的情况下就急着做判断、下定义,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剧。尤三姐在闺房中默默守候,等来的,却是柳湘莲反悔退婚的消息,她即刻明白,他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因此多说无益,“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何方去了。柳湘莲直到此时才顿然悔悟,大哭一场,自悔不及,梦幻间,见到三姐与他告别,他不舍,却“一阵香风,无影无踪”,睁眼,只见一个跏腿道士,他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那道士回答:“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这段描述,柳湘莲用他的雄剑斩丝回应了尤三姐的雌剑自戕,他们二人最终通过这种最决绝的方式完成了他们爱情的“圆满”。而这样的描述方式也恰恰呼应了红楼梦这部书的主题:虚幻。人生本来虚空、梦幻,况爱情乎?!

因此,欣赏尤三姐这个人物,根本不用在意她是否是贞洁烈女,是否清白,而是通过对尤三姐的刻画,读出曹公对爱情、对人生的幻灭之感。富含禅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