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力命第六01总第074篇
人生待遇究竟是怎么获得的?是通过努力争取到的?还是由命理运行来的?这是很多人常有的迷惑。看来,列子老人家想要我们搞个明白的。原文说:
力对命说:“你对于生命的功劳怎么能跟我比呢?”命说:“你对生命有什么功劳,而要跟我相比?”力说:“长寿或早夭,穷困或通达,尊贵或低贱,贫穷或富有,都是我能力取得的。”命说:“彭祖的智慧不在尧、舜之上,而活了八百岁;颜渊的才能不在众人之下,却只活了四十八岁。仲尼的仁德不在各诸侯之下,而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殷纣的德行不在微子、箕子、比干等三仁之上,却居于君王之位。季札在吴国没有官爵,田恒却专权于齐国。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被饿死,季氏却比柳下惠还富有。如果这些都是能力所做到的,为什么让那些能力并不突出的人长寿,而使这些才能突出的人早夭,让圣人穷困而使忤逆者通达,让贤德者低贱而使愚顿者尊贵,让善良者贫苦而使恶劣者富有呢?”
力说:“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我原本对生命就没有功劳,而人生的实际状况却产生了如此差别,这难道是你命所控制的吗?”命说:“既然叫做命,怎么会有控制它的因素呢?我面对人生的正直状态时就向前推动它,面对人生的迂回状态时就听之任之。人生都是自然长寿、自然早夭,自然穷困、自然显达,自然尊贵、自然低贱,自然富有、自然贫穷的,我怎么能知道它为何这样呢?我怎么能知道它为何这样呢?”
显然,在列子看来,人生的待遇由命理决定,而不是盲目努力的结果。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所谓的命理又是指什么呢?
一、何谓力、何谓命?
力,即人的能力,包括智力、慧力、体力、努力等。能力确实能使事物变得更美好、更顺利、更如愿,但是,很多时候也会事与愿违,付出很多努力却适得其反。为什么?因为偏离、违背了命理。
那么,何谓命?命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生命(自然因果)规律所决定,生命运动(因)的必然结果。种了什么样的因,导致什么样的果(命)。但是,该种什么因?很多时候我们却并不懂得、不愿意做或做不到,所以常常对自己的命运(果)懵懂无知、难以预料。
人的能力顺应生命规律做事,结果必然是正向的,违背生命规律做事,则是负向的;像浮沉、土块一样,顺着良心无意识地行动,就会实现自己的本命,而人生要忌讳的,则是错误地使用自己的能力。所以,无论命运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能怨天尤人,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更关键的是,我们未必懂得生命自身的运动规律如何,又怎么知道该如何应用自己的能力呢?
二、命的厚薄,谁来决定?
人生待遇,也即命的厚薄,包括生命的寿夭、做事的穷达、为人的贵贱、物质的贫富等。然而,彭祖活了八百岁,颜回只活四十八岁;孔子遭受“陈蔡之难”,殷纣却登上君主之位;季札无爵,田恒却专权;伯夷、叔齐挨饿,季氏却富有。这说明寿夭跟智慧,穷达跟智能,贵贱、贫富跟圣痞、贤愚、善恶等,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固有命理、先天命性以及生命自身自然的因果规律决定的,没有什么外力(包括主观意志)能控制它。
三、列子对命理的描述
原文说:“既谓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朕岂能识之哉?”
首先,合道时则推动命运实现,否则,或对命运无济于事,或命运反遭破坏。除了合道,我们又能对命运做什么呢?其次,任何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自然形成的。所以,遇到了不顺,既不能怨别人,又不能怨条件,还不能怨自己,都是本来如此的。再次,生死、穷达、贵贱、贫富等皆由天(天命、命道、命理)决定,我们的三维意识又怎能搞明白怎么回事呢?
总之,人生待遇是由命理决定的,不是由才智能力决定的,而命理是自然而不可知的;人的才智能力,唯有利于认命和转运(顺应时势)时才有意义。人虽有主观意志,但岂可擅自妄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