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养育:深度倾听五个步骤

在神奇养育的体系中,我特别喜欢“深度倾听”这个版块

倾听,是我们经常会听的“词”,但在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刻的体会“倾听”的重要性。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孩子制造的各种困难,也会努力的思考“困难”背后的语言,但尝试“深度倾听”却能让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制造困难的背后的“语言”,这种语言只是对父母诉说,而且可以让父母透由表面的问题,深入到冰山以下,看到孩子内在的“需求”。深度倾听可以帮助父母,透由孩子制造的麻烦,看到孩子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决定,不仅仅是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开始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深度倾听的五个步骤:

1、定位:明确孩子制造的困难(孩子做了什么,我的感受如何)

2、共情、接纳:共情孩子,接纳孩子和我们自己

3、观察:发现困难背后的深层次的需求(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需要的爱)

4、新选择:当给我们知道了孩子的需求,就可以有选择的做出回应。

5、延伸:我们应该用什么的状态,回应,表达,我们会选择怎么做。

深度倾听,让我们的房子变成家。

在神奇养育体系中,一再强调,很多时候不是父母做了什么,而是父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孩子的行为中觉察到什么,之后才是决定做什么,怎么做。

举个例子:一位爸爸每次很恼火大儿子到小儿子,一天下班回到家,俩孩子又因为玩具争执起来,大儿子又动手了,爸爸看着哭泣的小儿子,直接把大儿子拉一边,边打边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动不动就打弟弟,弟弟比你小,他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说你多少次,不要动手,不要动手,你怎不听。”看着大儿子咬紧牙,虽然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流,但眼神中透露着不服气,爸爸越看越来气,打的也越厉害。

如果我问那位爸爸,

你知道自己那一刻会动手,而且非常使劲的用力的打孩子吗?

那一刻也是有意识的打孩子,还是本能的条件反射打孩子?

如果你每次都用“打”解决问题,那为什么孩子不可以。

如果你不让孩子“做”某事,但你每天都有行动告诉他,有人惹你生气了,揍他......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

换个角度理解,孩子制造的所有的困难,都是跟父母沟通的一种语言,如果深挖,这种语言一定跟深层次未被满足的需求有关,或者叫“爱”的语言。

我相信爸爸不止一次因为兄弟间的冲突,打过大儿子,而大儿子明明知道打了弟弟他会被爸爸打,但是他依然会动手,因为他期望让爸爸知道,我也需要你的支持,你的信任,我也需要被陪伴,被保护,被爱......

当然即使类似的场景,类似的行为,每个孩子都可能想要诉说的需求不同,也许跟安全感有关, 也许跟快乐有个关,也许跟他是独特的有关,下次有机会,跟大家详细介绍深层次的7个需求。

总之,如果这位爸爸更深度的倾听大儿子,真得愿意敞开心扉的重新看待大儿子制造的困难,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引领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部分第30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1) 第三章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 父母最大的教育责任,就...
    吼少说阅读 3,893评论 0 52
  • 年轮一轮又一轮, 整整走了三十圈, 枝丫一层又一层, 压的大叔弯了腰, 一束夕阳洒落根, 又见嫩芽出黑土。
    lovfhong阅读 97评论 0 1
  • 写个微博也要看有没有熟人看,我也是够够的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果然没有容易二字,两个孩子都要我操心,明知如此还...
    颀颀宝贝阅读 109评论 0 2
  • 1、 依依是我闺中密友,性格开朗大方、与人为善、有很强的亲和力。通常有依依在的地方就有欢歌笑语,依依的经典语录不绝...
    叶满秋塘阅读 569评论 12 14
  • 主题:杯子分类,训练Bois 感受:看到主题后,脑子里闪出了很多词,在纸上记录后开始思考如何分类,烧脑!纠结!什么...
    牙牙麦麦阅读 1,854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