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2

1、互惠(利用人的回报和对比心理)

互惠原理充分的体现了主动付出的人的优势,因为自己主动付出,主动提出帮助,主动提出赞美,人们都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协助你。

在生活中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简单举例如下:

这次发工资你请同事吃饭,她会默默的记着价格,下次以差不多的形式回请给你,就这样你来我往,情分更加。

过年给领导发了一个过年红包,那一年刚好流行微信红包拜年,随机的几块钱意思意思,可是意外的是领导回了一个100元的大红包,其中还有祝福,那一次我的促动很大,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主动送出祝福,结果意外的收获到了更多的祝福,所以觉得很不可思议,这让我在平时的生活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更多的主动付出。

但是看到这里我才明白这一切是人们的礼尚往来的互惠心理在起作用。

在知道这个心理之后我们要明白的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需要礼尚往来的事情千万不要犹豫,让人寒心,因为有些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另一方面是如何避免自己被这种心理恶意利用。

对于平常我们不喜欢的推销员,令人讨厌的点头之交,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组织在提出他们的请求之前先送给我们一些小小的人情,我们就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接受他们的请求。

在明白销售员会从我们这里获得更多的东西的时候,会先给你一点小恩小惠,让你心生愧疚,产生一种负债感,于是就不得不购买或答应ta的某方面的请求,在明白了这整个的心理过程之后,你就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了,就如人们所说的不要贪小便宜。

给予是一种责任,接受是一种责任,偿还更是一种责任。

虽然说互惠原理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经了解到生活中很多行为背后都是互惠心理在起作用,我们不想被人利用,于是拒绝一切的给予,这也是有问题的,刀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切菜,就看你怎么来看待了,如果我们充分的理解了互惠原理,我们就可以明白互惠原理背后的优势和劣势,而不是一味的拒绝接受,来逃避偿还的责任。

这样来说,如果有人给予的最初目的仅仅只是想要奉献、施与等,那不妨接受好了,下次用类似行为在偿还给他;如果有人给予的初衷是为了牟利,在生意场上的公平交易,那接受即可,就像谈判中会遇到的技巧,那你权衡过后大可作出相对公平的决定,或者说利于自己的决定。

��4��h���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到《影响力》这本书我先是震惊,后来又是恍然大悟,生活中那些常常让我感觉到后悔的购买行为也想明白了,真的是非常感谢...
    暴牙妹妹阅读 1,781评论 0 1
  • 互惠一个古老的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 付每一笔债务,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拉尔夫·沃都·爱默生几年前,一位...
    鸭梨山大哎阅读 5,299评论 0 4
  • 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的权威。他倾注一生研究影响力,把顺从心理学的观点...
    惜她阅读 5,449评论 0 2
  • “它将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更好的决策,明智地利用其影响力…… 在这一主题上,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对我看法的影响远远超过...
    Sting阅读 4,680评论 0 1
  • 《新余志不约》 余良天日在东方, 绝路不悔吾愁棱。 志悔无醋幻物亏, 傲气凛然固画国。 2017年11月10日作
    春城怡景阅读 1,254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