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吾儿:
距离上次给你写信,匆匆已近一年。刚刚提交了上上期的主题文章,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与你浅聊两句了。现在我在书房码字,你在次卧和周公密谈,直线距离不足十米,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细想有些心酸,好在妈妈不是喜欢细想的人,这心酸也就苍白了。
儿子,再开学你就大三了。时光如梭,年龄越大越能体会这句成语的深层含义。仿佛昨天你还是懵懂的幼娃,明天便要独自应对荆棘遍布危险重重的社会了。妈妈不想你长大,也不想你成熟,如果可能,我希望你一直是大一新生。大一多好啊,充满希望,充满好奇,充满无限可能。可惜这种可能不存在。所以,成长和成熟便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大三之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实习或者读研。妈妈知道你想继续学业,但是你知道国家保研政策的变化吗——取消学硕、强制直博。政策上的变化,妈妈还没仔细了解,不过如果你能保研成功,即便专硕烧钱,即便直博难毕业,妈妈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读下去。但妈妈还是希望你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业上,为人处事的方法、职场争斗的玄机要了解,近处的山远方的水得去看,不然将来怎么立足,不然人生多无趣,是吧。
没放暑假之前,妈妈计划这个假期好好陪陪你。但是真的放假了,妈妈的时间又空不出来了。拖来拖去,终于拖到临近开学。说来好笑,妈妈居然不知道你具体开学时间,只知道是九月初。前两天你告诉我你打算提前七八天回去。你说的是回去,仿佛学校才是你的家,而家只是浮来站去的临时落脚点。今天已经二十号,距离你回学校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妈妈发现之前很多的计划还都未实施。比如去医院测试免疫力,比如在家做一顿家常菜,一家人围坐闲话;比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买上零食去姑姑家小坐;比如一场开诚布公的深入交流。唉!
如果说暑假里我们一起做了哪些事,好像除了看几场电影,似乎再没其他了。《南京照相馆》我本不打算带你去看,好在后来还是去了。我没想到你会哭,而且哭到不能自已。你很克制,不轻易流露情感。但是那天你哭了,当着妈妈的面,在座无虚席的放映厅。我震惊了!紧紧拉住你的手,算是安慰。无论是恨,是痛,是不忍,还是其他。只要你能直白地表现出来,妈妈就欣慰。感谢这部电影,无关国仇,无关民族情,只关乎你。而你的哭,应该是关乎国仇和民族情的吧——希望如此。
关于送你学古筝,妈妈身边的人都表示无法理解。“你怎么不让她考驾照”、“学古筝有啥用,都考上大学了”、“花那么多钱和时间,何苦呢”。爸爸也不理解,好在他不阻拦了(虽然他不出钱也不出力)。看吧,这就是妈妈的圈子。开始妈妈还解释,慢慢的,妈妈发现越解释越被嘲笑,于是就换了个方法:“老娘愿意,老娘有钱,管得着吗!”终于他们不再嗡嗡嗡了(当然,只是不当我面嗡嗡了。)儿子,妈妈让你学习古筝,只是希望将来远离亲人和相对纯净的学校走上社会后,遇到不开心的事儿,遇到难以疏解的压力,还有古筝能够疏解你心中的郁愤。仅此而已!
昨天你告诉妈妈,说十一打算去苏州。好的,去吧。妈妈当然同意。只是,为什么同行的依然是于玮琦?首先声明,妈妈对她没有任何看法,而且妈妈希望你和她的关系能够维持到白头。但是,你应该结识更多的朋友不是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同心其利断金。总之,多交朋友,但不要对谁都掏心掏肺。有点矛盾是吧?总之,不要对一个人太好,也不要太依赖一个人。
儿子,这次回校一定记得好好保护自己,做实验不戴手套、生病不看大夫这种事儿,千万不要再发生了。还有,你宿舍在一楼,招蚊虫的概率高,基孔肯雅热虽然还在小范围内盛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折叠蚊帐妈妈收藏好了,等你回校时间确定了就下单。别嫌麻烦,每晚都要睡在里面。
一封信写了两天。现在你在自己的卧室学习,妈妈在书房敲键盘。同处一个屋檐下,各行其事。你不想我靠近你,我不知靠近你能聊啥。就这样,咫尺天涯。
就这样吧,儿子。只要你快乐——希望你快乐!
妈妈于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