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给大家讲了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那么你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多少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说你带孩子去游乐场,但是孩子为了一个玩具跟你大吵大闹。你可能觉得那个玩具不好玩,而且家里有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没有再买的必要。但是孩子就偏偏要买那个玩具,不给买恨不得在地上打滚,撒泼。这个时候你游玩的心情是不是也受到了影响?我好心带你出来玩儿,你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玩具给我发脾气。很多家长估计这个时候火气立刻就窜上来了,我也一样,之前我的做法是大声呵斥孩子,家里已经有很多了,没必要再买了,然后强行把孩子拉走。真是虎妈一枚。后面的旅程可想而知了,心情很糟糕,早早回家了。
听了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苏德中的分享之后我真是悔不该当初啊。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问问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玩具?不能在家长的立场上认为这玩具是无意义的,就强制孩子服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长此以往,孩子慢慢会拒绝跟家长沟通,到了青春期可能这种叛逆的情况就更严重。每个家长都是从青春期过来的,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我想从小我们就要学会正确批评孩子。学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够平和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这个想法在你看来是绝对错误的,也不要着急否定孩子,允许孩子可以天马行空。我相信你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了之后,孩子不会再用哭闹的方式去发泄TA的需要了。
第二点就是批评要批评具体的行为,不要带上你主观色彩,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扔了个垃圾,碰巧你那天心情极度糟糕,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暴跳如雷,呵斥道:“你太给我丢脸了,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孩子会觉得我的行为让你丢脸了,你不开心了,不知道是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好。如果哪天你心情很愉快也没注意到孩子乱扔垃圾,对孩子完全没有批评,孩子会觉得只要不被你发现你就不会骂我了,那我就偷偷扔。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上次的批评并没有效果。孩子不清楚是什么不对,只是觉得不惹你生气就对了。我们应该这么批评孩子:“你乱扔垃圾是不对的哦,下次要注意了,把东西放到垃圾桶才是正确的做法!”孩子下次就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当然,知道理论是第一步,我们需要实践起来,而且是立即行动起来,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怎么对TA,TA就怎么对我们,我相信在一个在家里能平和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孩子,TA也会乐意倾听父母的想法,这样的沟通才更有效。
从虎妈到知心姐姐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