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学习066] 对一个危机干预个案的反思

文 I 丹思心舞

【个案总体情况】

这个个案是位女青年,原来有轻度抑郁,与离婚的父母关系都不好,尤其排斥抛弃家庭的父亲,刚开始求助咨询时正处于刚进入社会的迷茫状态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有明显改善,并从原来的不健康的生活和职业状态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方向,投入到事业上。但是近期因为重遇本来分手了的渣男男友,勾起了被遗弃的感受,激活了抑郁并呈现严重状态,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咨询师评估个案有危机干预的必要,但同时又直觉来访者谈论自杀是为了引起关注,付诸行动的风险并不大,没有采取一般的危机干预的措施,发展趋向似乎也验证了咨询师的猜想,抑郁程度和自杀倾向弱化。咨询师分享这个个案在于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恰当,觉察影响自己做法的原因。

【个案干预建议】

1.危机干预角度需要向来访者求证:咨询师对个案有很多感受和解读,需要跟来访者分享并获得反馈和求证。很多血淋淋的教训提酷我们这样的情况需要引起警惕和及时干预。咨询师在这个个案中对咨访关系破坏的担心超过了对自杀风险的担心,应该坦诚地跟来访者确认自杀意念和行为,专业的干预手段是促成跟来访者建立新的信任关系的方式。

2.从叙事角度的透明沟通:咨询师所有的判断在本质上都是从主观出发的,公允的做法是向来访者确认。咨询师在理论上是非常清楚如何评估和干预危机的,为什么没有去做,需要觉察自己,向来访者更敞开自己的想法,将判断和决定的权利交还给来访者。

3.坦诚也是对关注的丰富和强化:对于带有表演型、吸引关注的来访者,给他关注,能帮助其完成心理上的完形,跟来访者自然地谈论她想谈的话题,是一种关注,能促进关系,如果加上透明、澄清和确认,更显真诚,更显对来访者的认真,而不是局限于咨询师的个人“矜持”态度上。

【自我反思与经验学习】

用叙事的态度,帮助我们在咨询中降低自己的权威姿态、放下自恋的心理,以平等和坦诚的态度跟来访者建立关系,这种态度很重要,其实适用于很多的个案,在这样的危机干预个案中尤其重要,更能强化来访者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态度,也能更多消除咨询师的个人杂念,对个案形成更直接了当的干预。这个个案的咨询师能在督导会中坦诚面对和分享个案,并对挑战自己在咨询工作中的习惯姿态表示出期待和兴奋,让人很感动。

(LM)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