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的旅程中,有时我们会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开始,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旅行时,也曾忘记自己为了什么开始的旅行,我们在改变时也常常如此,但是,一切都需要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自己要出去,换句话说,我们得有欲望,我们要学习《100 days of rejection》中的14岁的蒋甲,那个有买下微软公司雄心的孩子,我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们可能是被生活打击地不敢有这样的欲望,但是,你要相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也许,你会说无欲则刚,但是,现在我知道,无欲则刚,那是另一个阶段,只有你经历了最强烈的欲望,并为之努力,然后,你才有资格说无欲则刚,不然,口是心非而已。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要改变,不然,即使是途中的弯路,你也不会遇到。
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跟一个好友聊起,她说了一句,The Truth is one ,the path is many. 这话出自圣雄甘地,她说,十年后我们再聊,希望在这十年经历最深的爱,最痛的苦。后来,我时常想起,要怎样,我才能去经历最深的爱,最痛的苦呢?但是我知道,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我们都必须要开始尝试,也许只是立一个小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完成它。Change is happening.
第二次晨会,我们回顾了上一周的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自己完成或者未完成的原因。现在的分析以及流程,都还是一种混沌的方式,我希望这一周完成一个初稿,可以以一个模型来分析自己的改变情况。
结构如下:
个人改变的科学思维,包括意志力陷阱、我是不是只用了一个因素,使我寡不敌众、是否盲目、改变的关键时刻、我需要做出什么关键行为,我想要的关键结果是什么。理解并运用六大影响源、把坏事变成好事。
从这几个关键词,衍生发展出第一套改变模型。
下一周,我们按照这个基本模型去构建自己的改变体系,构建一个可以压倒原来结构系统的改变体系。
下周周一早上六点,不见不散。(也许我们可以打开视频头像了,反正都开始互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