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喜爱不能是“应该”,而应是“值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亲属关系一样简单、纯粹甚至粗暴。胚胎形成之初,血缘已将未出世的婴孩与家族内毫无交流的“陌生人”之间“捆绑”在一起。上帝没有开放公示期和试用期。

无论是万千宠爱或遭遇冷落,不被准许拥有任何反驳、抗议的理由和机会。运气好,家和万事兴;相反,则家衰口不停。一言不合扭头就走,在这里并不通行。要为此背负道德和良心的谴责,不能卸载也无法替换。

我们“必须”相互喜欢。遇事没法也不能将彼此与外人放在同样的标准衡量。剥离这层与生俱来的关系,脱离亲属标签。如陌生人一样相遇,然后交流沟通,彼此是否会因为思想契合相互吸引喜欢,甚至成为朋友,选择共同生活?最近陷入了一种个人理想化的思维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何种关系要想长久稳固,个体都要具备独立的思想,并且双方思想认知保持同样的频率与步调。哪怕臭味相投,不然如何在柴米油盐中击败世俗的日常。亲属关系收缴了我们选择喜欢的权利,朋友和恋人关系却可以此衡量。

近来,比任何时候都渴望进步。急于获取未知领域填补思想的空白。我强烈意识到急需亲手为自己缝制一身铠甲。才不至于赤手相搏,抵抗独自面对的未知艰辛。

情节有点类似村上春树突然感觉自己被棒球砸中,想要写小说一样。记不清是哪天,思想被何物击中,迫切地一步步改变自己,弥补以往落下的“功课”。迅速地,书籍、电影、音乐、摄影、烘焙......侵占了日常(导致最近公众号更新频率变得很低,我发现自己实在不擅长码字,也不想为了凑数而写)。如何分配它们,是我每天最头痛的问题。选择任意一项,意味着舍弃其他。无论人或事,选择放弃是常态。

思想丰盈,距离也就自然拉开,不自觉向思想同频的人靠近。慢慢地故事里的人有的被落下。曾经牵过的手,庆幸他们已成为故事。至于学生时代的某些老友,互相面对微信群,彼此也只能努力挤出几句日常。脱离了多年的交流与沟通,彼此思想脱节。没人甘愿长时间“屈身”,也不愿意一直“踮脚”。

很多人对我现在的状态是满意的。只有自己知道,偶尔也会难以控制崩溃的情绪。

我在竭力改变一些现状,同时也在抗拒进行中的改变。最后意识到,挣扎是没用的,最终会妥协。崩溃也无需畏惧,始终会振作。突破口最终会在一个人或一件事,我需要等待,充实、历练思想,为自由呼吸那一天积蓄能量。努力做到被人喜爱不是“应该”,而是“值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测试输入框中的以符号为分割符号,要注意中英文、半角、全角 2.
    轻情阅读 2,444评论 0 0
  • 下午光线很好,眼睛却有点疼。 还是交上去了报名表,听说平均绩点三点零以下的直接会筛选出去,不知到时候会如何,似乎是...
    听雷雷说阅读 1,105评论 0 0
  • “乌托邦”最早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这已是老生常谈的概念,它与“象牙塔”、“...
    木木木十八阅读 3,318评论 0 1
  • 我能够有你们这样的朋友,我真是庆幸啊。 你看, 我有像妈妈一样管着我的欧尼; 我有隔得很远还是会每天过问我的傻同位...
    姿錡小姐阅读 1,5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