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想提笔写这篇文字,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昨日,我代表inno参加了一个上海创咖、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小型茶话会,认识了不少同行。除了传统孵化器外,几年前和这个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也纷纷入行,且正以宇宙级的速度发展着。会上,大家群情激昂,各抒己见,展望2016,更是大刀阔斧,势如破竹,大展身手。可预见“双创” 下,明年又将会百花齐放,繁华一片。但愿这一切都不是虚妄。
粗略算来,来KIC(创智天地)已有近四个年头了。记得当初刚来时候,从搞园区服务、办创业活动开始,到后来成立inno创业孵化器,开始招募创业项目,再后来接触早期投资,筛选项目。已经记不清举办或参加了多少场创业活动,约见了多少位年轻创业者。这些年来,每天都如同打满鸡血般地工作,接收新鲜的信息,遇见不同的人。去年开始,在“双创”的风口下,这个行业更加疯狂,同行不断涌现,先发优势式微。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细思极恐。创业孵化,从商业的角度上,可能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相比国内大多数新型孵化空间,inno做得还算比较早。inno的诞生是得益于KIC科技创新的定位,以及多年来举办各类创业活动营造的氛围。从本质上说,孵化器的自身价值,不仅体现在于入驻了多少创业项目(用户引流),还在于和创业项目产生怎样的关系(用户粘性)。从这一点上,inno在13年就开始尝试早期创业投资,以参股的方式,与创业项目产生强关系。并以非常精细化、非标化的投后服务,在上海的创业圈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从这个意义来看,inno是成功的。无论创业成功与否,每个从创业集训营里毕业的创业者,谈到inno都是感激。不过,做重投后服务,在固有的编制下,不仅会影响投前的效率,也会加重运营的成本。而且,在整个知识社区的地产模式下,inno的投资已变得不那么重要,功能性和品牌成为了地产集团的直接诉求。所以,inno的定位变得逐渐模糊。
跳出inno个体的孵化器。反观整个国内的创咖、孵化器、众创空间、联合办公等业态的定位,也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其实,这些创业服务机构,本质做得根本不是孵化的事。以P2、3Q为代表的联合办公还算比较清晰,是一种办公空间租赁的模式。只要账算得清楚,能有一定盈利空间,但可能也只是苦差和微利。以3W、车库为代表的创咖,前期帮助创业者搞活动,找媒体,找资源,做得应该是广告公司的事儿;后来,慢慢内部开发产品(拉钩、单身公寓等),开始做创业公司的事儿。而孵化器模式就多了,一些高校、国企或政府办得孵化器,做得是政绩;一些跨国公司、BAT办得孵化器或开发空间,做得是生态;一些VC办得孵化器,做得是投资;一些科技媒体、财务咨询机构办得孵化器,做得是财务顾问(FA)或众筹;一些地产商办的孵化器,做得是品牌。由此看来,inno给创业团队提供的服务,才算是真正的创业孵化。其实,在两年前inno并不孤单,上海的苏河汇,杭州的天使湾也在做类似的事儿。只是后来,人家看不懂做孵化的意义,开始转型做基金投资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孵化器是成本中心,到底要不要做创业孵化?要怎么做创业孵化?这些问题我可能回答不了。我只能说,做创业孵化对吸引创业者来说一定是加分项,而且在“双创”的背景下,可以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持。不过这块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来做,尽可能地把一些非标准化的服务标准化,梳理出核心服务,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垂直孵化器。而那些和创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或机构,在没想清楚模式前,还是先别自己做了,找专业机构咨询下,或直接找一家专注于创业孵化服务的公司来代运营,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有位朋友,多年来研究国外孵化器的创新模式,也是inno的创始成员之一,负责inno最早期的运营和投资,他应该能给出不错的建议。
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而这个月底,我将离开奋斗了近四年的创智天地和inno。下一站,应该还是跳不出这个圈子里,只是想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看看。未来,肯定有迷茫和彷徨,不过自己选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就像那首北岛的诗。。。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出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