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终于看了《立春》。
“春天来的时候,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但是到头来,什么都没发生,然后就觉得自己错过了点什么。 ”
长大以后,会慢慢拒绝文艺。所谓梦想,只能感动年轻的自己,连现在的自己都感动不了。
小镇文艺青年用孤傲,虚荣,书本,电影,写作,在小县城里伪装自己。又隐隐害怕,如此下去会成为“酸臭的文人”。于是在很早的时候,便放弃了这所谓不切实际的文艺,草草考个大学,选个专业,学门本事养活自己。
大多数小镇文艺青年都是这样长大的。而后成家立业,有家庭儿女分散注意力,关注柴米油盐,大多数人可得平稳安定人生。
只不过,还有一种小镇同志,能力不足,心理有缺陷,往前无方向,往后无退路。多说多写成抱怨,不说不写自己心里堵得慌。我理解跳芭蕾的胡老师为什么跳进监狱去了,因为“ 我是很多人心头的一桩悬案”。其实跳到哪去都无所谓,既然注定无法靠岸,便一生随波逐流,放任自我。在外面当老师上课,与在监狱中关几年,于他而言其实没有不同。
按社会标准,我们都是可怜人。学不会放过自己,别人也不会放过你。
小镇文艺同志告诫自己不要庸俗,往往便活成怪异。众人调侃自己,情商高的两句话化解,情商低,或实在不想迎合众人的,最后只好落得“孤僻”、“冷漠”、“神经”之类评价。
王彩玲的第一段独白: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象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
我眼眶一红。曾经也愿意感动自己,把泛滥的感情扔给电影,扔给小说,扔给大自然,扔给大城市,扔给感动自己的每一件作品。可是如今除了偶尔眼眶一红,已无力再深入探讨。
亲爱的小镇青年,你经历的,可能将要经历的,或者选择回避的,王彩玲、黄四宝、胡老师,都一一帮你展示了,无论音乐、美术、舞蹈,无论反抗或妥协,人生最终都有遗憾。
你有一副好嗓子,你有一个好容貌,你有天赋,你有才能,这一切,最终都要化作柴米油盐。所谓大北京的梦,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飞蛾的火。何况百分之九十的文艺青年,只是心有文艺罢了,何来天赋,何来才能。
“我一看有人提着包离开这个城市,别管他去哪,我都很羡慕。”
可是离开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语焉不详。不是每个人都能锦衣归来,大多数人销声匿迹。在外混得不好,回去的路也堵死了。
很多人卡在某段生活里, 不上不下,有更大的志向,没有实施的能力。和年轻的王彩玲一样,告诉所有人,我只是暂时在这里,我不会在这里交朋友,也不会在这里发生爱情。我必须清醒的活着,然后离开这里。执拗得可怕。
可是,这里真的是你的归宿了,你哪儿也去不了。
外面的世界,适合你在假期或出差时,买张机票坐个高铁去待几天,草草观光就是了。“择一城,遇一人,终一生”,这种广告词听听就好,这座城只能是你所在的小县城。
时代在变化,小镇青年其实不会有太多不同。依然敏感,依然多愁。轻易就会被春风和自己感动哭了。
只愿早点哭完,尽早和王彩玲一样选择妥协,以世人的标准,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