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那颗种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是我们人生的航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始终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进。

    我认识老师,是那时候刚转校,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老师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三尺讲台。一直为学校,为教育呕心沥血。

      三年级,老师带我们美术课,那时候,在我眼中,老师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不过现实,确实是这样。这是我对可以称得上爷辈教育工作者最敬佩的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到毕业,也是奠定人生志向的时候。在我到外公外婆家生活,上学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精致,不要做一个粗糙的人。

      那时候,学校要参加运动会,招募低年级学生参加,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号队,那时,我还特意问了您一个问题,您会因为个子太矮,赶我走吗?老师您回答说,我不会赶你们走。那时候,已经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把号吹好。我清晰的记得,每天下午4点到六点练习,那时也就吹两个号谱,总共加起来也就五个音,别看这么少的音,想把每个音都吹正确,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天的练习,小号成为了我的伙伴。到了比赛那天,穿着新买的衬衫,拿着那么长的新号,从杨李青走到温李青,特别开心,路不远。

      那时我还注意到其他学校,我对其他学校吹的号谱十分感兴趣,但遗憾的是,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时候他们吹了什么。

    以前,有一个很特别的暑假作业,就是您布置的,要全校的同学每人收集六十个塑料袋。那时候,这个任务对于我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从那时候养成了习惯,上街就是为了去找塑料袋。那时候还纳闷为什么要收集这么多塑料袋,到最后,学校花池子中出现了各种造型我才明白。有神舟发射器、大象……还有很多我忘了的造型。我现在才觉得,那些活动,其实在孩子们心中,教会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又可以以身作则去保护大自然,还可以废物利用,岂不两全其美?

    在08年,汶川地震,那时,我读六年级。我们学校也举行地震预防的工作,就是逃生演练,记得那天演练,我是全校最后一名出教学楼的,因为我在话筒旁吹号,我不懂老师为什么会选择让我来吹,绝对不是因为我吹的好,那天我特地回家,问了外公,你听见学校今天喇叭里的号声没,外公说听见了,难听,我说那是我吹的,那时我在一旁哈哈大笑。

      到现在,我才觉得,老师不止是教书那么简单,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更为让人印象深刻,我懂得了,只要自己认准的事情,咬着牙也得坚持下去。我们心中都有一颗种子,那是我们的老师种下的,将来必定会成为参天大树,矜矜业业,诲人不倦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