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简书,看到很多推荐书的文章,也有搞读书计划的,每次我都性质勃勃的看完,然后去找作者推荐的书看,看的多了,听着作者说的挺好,然而看起来索然无味。
这不仅仅让我对推荐的作者产生了怀疑,也对读书这件事产生了怀疑。
我感觉受到了欺骗,作者说看了着几本书有什么什么用,我看了,我还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并没有什么改变,难道是没有看懂?
不可能,我好歹也是经过国家认证的大学生啊!而且作者也没有强调,看不看的懂这个问题。
那是哪出了问题?
看书看少了,还没到质变的时候,我不信,像管理时间的书,你看的多有屁用,还得看你怎么做。
这是有目的的看书,不在讨论的话题中,看这种书和读书差不多,谁敢说它没用?
我想说的书是看了能让人愉快的书,比喻网络小说,言情小说,还有一些畅销书之类的。
有人给我讲看世界名著多好,简直是废话,不好能成为世界名著?
再说世界名著你看得懂么?你看的下去么?
高三那年我看了《红楼梦》《百年孤独》,你问我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触?
我也可以装个逼,说一大堆,然而那是看了别人写的感触,记了一点。
我的感触是,有点黄,很无聊。
你不死心,再问,难道没有点别的收获?
嗯,平时能装装逼,让人知道我看过这两本书。
仅此而已。
现在很多人被诓骗了,经常我和我同学或室友一起去图书馆,我是去借书的,他们是陪我去的。然后我借一本书,他们一看,一时性起,也借一本。
递给我一看,说,这本书挺出名的。
《百年孤独》是挺出名的,但你看的懂么?这句话只能在心里想想,说出来说不定会挨打,我回一句“嗯”。
一个星期后,上完晚自习我去还书,他说“唉!我借的书我第一章都没看完。”
我笑笑不说话,心想,我要是借那本书,我也一章都看不下去。
以前在《读者》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一个人读书的历程,先是看能使自己愉快的书,和玩游戏差不多,你得先看的自己高兴,有没有营养不是你所需要考虑的。
等到了一定的时期,你自己就会发现,这些能让你愉快的书,已经不能满足你了,你会对它的浅显和无知而感到索然无味,你自己就会找哪些哪些有深度,又带点幽默的书看,这时你读书就到了第二个阶段。
等到了第三个阶段,你才会有看名著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看一些名著,这时你才能看懂名著到底好在哪。
但因为他人的诓骗,和自己的急功近利,一般的人都会省去前两个阶段。直接搞一些很有深度的书看,看完什么都不懂,有些甚至都没有耐性把它看完,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但都能得出共同的结论,看书真他妈没意思。
我不相信有人不喜欢看书,正如那句话,知道一个人看什么书,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反过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知道了他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这个境界有点高,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这个人责任感很强,所以我从不给别人推荐书,我自知没有那个本事。有时你给别人推荐一本书,直接影响了人家对看书这件事的认识。
好的话,人家觉得看书挺有意思,就喜欢上了看书;不好的话,让人家对看书敬而远之,你就罪劣深重了。
而真正喜欢看书的人,根本不需要别人推荐,因为他看完一本书,自然就会知道接下来要看什么书了。
这句话是个很有名的人说的,名字我忘了,百度也没啥意思。
我也不歧途说服谁,反正我看书很久,我发现的用处就是,能找出你的缺点,然而改不改还是看你。
不过不改也挺好,有点缺点,人生才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