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山半水
前言:前面提到,齐桓公葵丘之会时,重病在身的晋献公也曾前去赴会,不料半路被劝回了;后来,晋国内乱,又是在齐国和秦国的帮助扶持下,晋惠公(献公儿子夷吾)回国即位。于此,可以看出,齐桓公后期,黄河下游的诸国与黄河上游的秦、晋(主要是晋国)已经有了交集往来。一方面是由于齐的势力扩张,而更大的一方面来自于晋国在献公时期的崛起。
对于晋文公而言,老爹给他留下的,一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二是被迫流转他乡十九载的艰难历练。
所以,一切从头说起。
【1】
所谓黄河上游,就是指今洛阳以西的河南、山西西部和陕西一带。这块区域内,除了周天子,就是秦、晋两大国,夹杂着虞、虢等小国。这其中,晋国地势最佳,它处居河曲一带(也就是黄河转弯“几”字形那片),表里山河,四面都是戎狄的小部落,地大势固,易守难攻,又方便发展。
此外的秦国在河西,出口被晋、虞、虢等扼守:虞占茅津,虢据崤函。秦国终春秋一世未能踏入中原,就是东进出口牢牢地被别国所控。
我们知道,当年晋文侯拥护推立周平王,攻杀与平王并立的携王,是立了大功。周平王大加赏赐,并命他与郑国一同夹辅周王室。
郑国庄公在春秋初期由此辉煌了一时,而晋国失去了当时发展的有利时机,乃是因为国家分裂内乱,起因是晋文侯的弟弟成师被侄子晋昭侯封于曲沃,称“曲沃桓叔”。(曲沃比晋国都翼还要大)而如果再向上追溯的话,乃是由于文侯与桓叔的亲生父亲晋穆侯,生下的这两个儿子都是德才兼备,所以,内乱的种子不觉中已然播下。
在齐桓公称霸的次年,即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起兵伐晋,灭了晋侯。这时,周王终于不得已承认了既定事实,任命曲沃伯主领一军为晋侯,是为晋武公,从此这曲沃的支庶之封便成了正式的诸侯。
从桓叔初封曲沃到其孙儿武公并晋,共计六十七年,至此晋国才算完全统一。次年,晋武公去世,其子晋献公即位。这是一位雄主,他奠定了晋国强盛称霸的基础,同时也就此埋下了又一个巨大的隐患——三家分晋。当然,这是后话。
【2】
献公即位后,为了避免“曲沃割据,尾大不掉”,便集权中央。他采用大夫士蔿的计谋,离间桓、庄之族的内部,使他们自相残杀。结果献公把众公子屠杀,用了八年的时间,彻底清除公族内患,把国家政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然后,在国都原有的基础上,加高拓深,定为绛邑。从此,开始向外扩张。
献公十六年,始作二军,起兵灭耿、霍、魏三国;次年,派太子申生领兵征伐东山皋落氏;十九年和二十二年,两次向虞国借道,分别灭掉虢国的下阳邑与上阳邑,并在回兵驻扎虞地时,顺势把虞国收拾掉。此时,虞、虢二地尽入晋国版图。
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二十多年中,晋国向四周都有了很大的扩张,尤其是向西南方向,接管虞、虢二地,从此扼据崤函要塞。这样,晋国便可以更从容地向东拓展。
【3】
晋献公确有雄才大略,但是在女色方面却没经得起考验。
他先是娶了贾国的女人做夫人,结果没有儿子;就收纳其庶母(晋武公的妾)为妻,生下了一男一女,女的嫁给了秦穆公,男的申生,立为太子;后又在戎国娶了两个妾,生下两个儿子,即夷吾和重耳。
再后来,献公伐骊戎,收纳了骊戎君的女儿骊姬和其妹妹。二人又一人一个,名叫奚齐和卓子。大概外来的总是非同寻常,所以骊姬很是受宠,以至于献公不听劝告,竟立之为夫人。
这时候,骊姬想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便勾连献公宠幸的两个男侍,开始向献公吹耳边风:派太子申生去曲沃,重耳去守蒲邑,夷吾驻扎屈邑,且说是为国着想,开疆拓土,威服四方。
结果,献公十一年,三位公子都被支使了出去,只留下骊姬和她妹妹,及两个儿子在绛都。
到奚齐将要立为太子的时日,即献公二十一年,也就是齐楚直接争衡的那一年。
骊姬私下安排了一切,用毒计活活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且诬告说公子夷吾和重耳是同谋,三人是想要害死晋献公。也是幸好二公子早些得到了消息,逃到了自己的守城。
次年,献公发兵攻蒲邑,重耳奔狄。
又一年,起兵伐屈,夷吾奔梁。
夷吾即是后来的晋惠公,重耳就是惠公之后的晋文公。
这样,晋文公重耳,于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被逼出家门,开始了自己漫长的逃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