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这是郑风的第三篇。讲的是一个贵族男子对同车女子的容貌和品德的赞美,不过重点还是容貌哈哈~

郑风·有女同车

注释:

1.舜华(huā):木槿花。

2.将翱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3.琼琚:指珍美的佩玉。

4.孟姜:姜姓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统称。此外,一家同一辈份人的排行用“伯(孟)仲叔季”来划分。

5.洵:确实。

6.都:闲雅,美。

7.英:花。

8.将将:通“锵锵”,指玉石碰撞发出的声音。

9.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译文:

姑娘和我同车辆,容貌就像花一样。

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

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车辆,容貌就像花一样。

体态轻如鸟飞翔,佩玉锵锵悦耳响。

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图为“郑风苑”刻有《有女同车》的石头,作者2013年随手拍摄

诗经里很多作品都是朗朗上口的,甚至你不需要刻意去背,看上几遍就能记住。《野有蔓草》是其一,《有女同车》是其二,还有很多,以后会慢慢提到。

为什么说它们容易记住呢?

一方面,句式整齐,韵律一致。

按照朱熹的说法,“舜华”的“华”字音“夫”,跟后面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行”字音“杭”,“英”字音“央”,跟后面的“翔”“将(音“锵”)”“姜”“忘”等属于一个韵部。

按照朱熹解释的读音再读一遍这首诗,是不是有新的感觉?

另一方面,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相信即使对文言没有什么兴趣、也不想了解古文释义的人看到,也能大概猜出写了什么内容。而且不但能看懂什么意思,甚至还会觉得仿佛在说自己,因为有些说法实在是太贴近生活了。

我们现代人送女孩花,说女孩美得像花一样,没想这都是古人玩剩下的。那个时候还更丰富一些,说女子皮肤白得像白槿花,脸色红润像红槿花,白里透红,通通透透。

换做现在的你,跟这样的美人同乘一辆车,也难免不紧张吧?就算不紧张,也肯定忍不住好奇偷偷打量吧?你的心思全被写在这首诗里,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个美女究竟是谁呢?

很多说法都指向文姜

背景介绍

上面这段话简单交代了这首诗写作前后的背景,说人话就是:

齐僖公想把文姜嫁给对齐国有功的郑国太子姬忽(即后来的郑昭公),结果被他用“齐大非偶”这个理由给拒绝了。文姜和齐国的面子挂不住,郑国百姓对此也颇有微词,甚至后来郑昭公还因此丢掉了继承权,只能说他也是比较任性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这首诗写的就是文姜来相亲路上的场景。

文姜确实是个大美人,《诗经》留下很多关于她的篇章,除了本诗之外,还有《齐风 · 载驱》《齐风 · 敝笱(gǒu)》《齐风 · 南山》,对她的描述是毁誉参半。

文姜像

以才华著称,所以被称为“文”,在处理政务上也有一定的本领。但是,说起文姜的感情生活,可就一言难尽了。

她未出阁时就与自己的哥哥齐襄公私通,嫁给鲁恒公后还不收敛,因为跟齐襄公继续私会受到鲁恒公的责怪。这时候她找齐襄公诉苦,于是齐襄公设计杀死鲁恒公,还牵连公子彭生做了替罪羊丢了性命。后来她的儿子鲁庄公即位,她一直不敢回鲁国,据说死后若干个月才被安葬。而齐襄公又被公孙无知派连称杀死。齐国国君接连易主,齐国动荡不安,文姜是脱不了干系的,难怪有人称她为“春秋最淫荡的女人”

不过,所有的锅只让她来背也不公平。这点我们需要注意。

史书中是这样评价她的:

注:宣姜是文姜的姐姐,她的故事得另起一篇了。她们俩还有一个姑姑,叫庄姜,也是那个时代的话题美女,而且难得在美貌和智慧方面平衡得非常好。

同样拥有惊人美貌,彼此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的人生却大不相同。

可见,美貌如同一把双刃剑,它一边劈开前行道路上横亘的阻碍,一方面也容易误伤拥有者,因此往往需要权力、金钱等来辅助。

即便如此,没有智慧来把控,没有道德来约束,没有运气来加成,身居高位也往往被吞噬。

毕竟人在其中,当局者迷。更何况,身不由己

而那些只有美貌的年轻女性,想要单单依靠美貌“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无异于痴人说梦。

抛开八卦不谈,回归这首诗本身,最贴近的当属金喜善了吧:

《神话》剧照玉漱公主

我们看到了“颜如舜华”,也看到了“佩玉琼琚”。

我们还看到了你眼神里的不开心,但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默默的心疼你。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同探讨诗经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