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我更喜欢《漂流到日本》。这篇太女性,太寓言了。多少人能对所谓的第二个凶手有共情。她太擅长描写平凡生活中女人所感受的各种压力与情感,有时细腻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怀疑即使是同时代同地域的女读者有多少能感受到这种细腻度。
《匆匆》里,感觉她对牧师和女佣的敌意,不仅是因为感受到被他们替代,也是出于自己带给父母困扰所产生的歉意的古怪反应。这篇的结尾实在太有叙述魅力。
《激情》“就像检测视力时回答别人问她前面墙上是什么字似的。”这是什么心情呢。带着骄傲的确定感?两个习惯了负面生活的人。
《侵犯》里德尔芬最后的表现。我的理解是,一个历尽沧桑的人再一次被生活侵犯时,只能惯常地流露出嘲讽与阴谋的神情。
《播弄》巨大的遗憾与播弄反而冲淡了她作品中一贯迷人的生活况味。让我觉得这篇是最弱的。可能是她哪一天看肥皂剧时忽然出来的点子,就写了下来。也是最短的一篇。
发现她笔下的男人几乎都是某方面的混蛋,是需要女人去忍受的东西。而母女间总有一种怨怼感。由于她用同情和理解的笔法去写,所以很难让人不认同。
太擅长描绘人与人之间那些不可名状的情绪纠葛了,那些潜层的心绪。毕竟不可捉摸的人性才是世界的本质,描写“确定”是件很怂的事。
文字举重若轻,这是要经过炼狱之火锻烧的。
对话写到这个程度也算是炉火纯青了。
她的时间跨度总是很迷人。还有清冷洁净的北地风光。潜水深流,舒缓悠扬,赏心悦目。
这是我见过的最会在平凡生活中展示生命的沉淀与感悟的作者了。
最后,虽然每个故事好像都在逃。但应该很多人对“逃离”这个译名不满意吧。“失控”“失序”,好像也不恰当。所以还有什么词更合适呢?在正常的生活规律中忽然来那么一下,像抽疯似的。所以叫《抽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