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当前重点工作,什么环保一体化、渔船管控、移风易俗、安全生产……都在强调属地管理,责任和工作都推给了镇街,基层工作人员往往苦不堪言,怎么办?
电影《狩猎》看过了吗?《集结号》看了吧?谷子地他们这个营被派去堵枪眼。团长派任务的时候就很清楚:这帮人可能一个也回不来了。如果我是谷子地的兵,我说:凭什么派我们?怎么不派他们呢?——你是团长你怎么办?总得有人去干这个活。而基层工作的职责就是要干这个活,这是首先要保证的一点。
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但不公平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变得更公平。可我们在基层,搞不了顶层设计,怎么办?我们没有顶层优势,但我们有“底层优势”,我们最了解情况,大家又都是大学生,能不能深入调研写出一篇可行性报告?通过网络论坛、全国人大代表、新华社内参向上反映?我们国家的很多政策都源于基层,所以我们在基层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且我们的工作有独特价值,因为我们工作在基层、最了解基层。
只要积极努力,事情可以改善。不能光在那儿抱怨,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不对,怎么办呢?能不能拿出个办法?能拿出办法叫建议,拿不出办法叫抱怨。
还有,就算改变不了,我们这些人就是去堵枪眼、去牺牲,又怎么样呢?工作没有累死的,既然累不死,我们就会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高三的老师说:你们撑过了高三,人生什么苦都能受了。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回头看看,高三也不见得那么苦,是吧?有人说,干过乡镇党委书记的,基本上什么工作都能干,一只手别在裤腰带上都能干。为什么?因为吃过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有经历过,才有底气说这些话、办这些事。所以,任何事情都是复杂的,有多个方面,关键看你着眼哪个方面,看到有好处的方面,就是一种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