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0)

康德——浪漫主义


一、康德(Immanuel Kant,德国,1724-1804)

哲学教授、哲学家。

1. 对于世界的观念如何形成?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通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

首先,他同意休姆和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透过感官而来的,但他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即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

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Form of Intuition),而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即我们在还没有体验事物之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

“时间”与“空间”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们的感官认知会顺应我们的“直观形式”。

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通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知识的原料,另一个是人类内在的情况(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知识的形式。

2. 因果律

康德宣称,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的形状,事物也会顺应心灵——他把这称为人类认知问题上的“哥白尼革命”。

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而且永恒不变的。因果律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面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了解世界。

“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在每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

3. 康德对于“大”哲学问题的观点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大自然的构成、宇宙有线还是无限等……

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得到这些问题的确实的答案。在这些大问题上,理性所能运作的范围超过了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程度。对于世界的本质这类重量级的问题,人永远会有两种完全相反、但可能性相当的看法。

4. 信仰

无论理性或经验都无法确实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是否存在应交由个人的信仰来决定。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应该假定人有不朽的灵魂、上帝确实存在以及人有自由意识。

实践的设准:对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以及自由意识的信仰。

设准:某个无法证实的假设。

时间的设准:某个为了实践而必须假定为真的说法。

5. 伦理学

(1)道德法则“无上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康德认为,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有分别,辨别是非的能力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每个人都有“实践理性”。

普遍性道德法则是“无上命令”,是无条件的、强迫性的、绝对权威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同时也是无法用理性来证明的。

(2)康德的义务伦理观

真正的道德行为实在克服自己的情况下所做的行为,只有那些你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

(3)康德的善意伦理学

你的行为是否合乎德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并不取决于你的行为后果。只有我们自己确知我们纯粹是为了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

人有身体也有心灵。作为一个由物质形成的生物,我们完全受到不变的因果律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自由意志可言;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着,我们在康德所谓的“物自身”(与我们的感官印象没有关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才有自由意志可言。

6. 康德的贡献

康德指引了一条道路,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僵局。

“有两件事物我愈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想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研究了当我们收到美的感动时,会忘记自我,忘记一切,当完全沉浸于艺术作品时,我们就比较能体验到“物自身”。艺术家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他的认知能力。

二、浪漫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1. 浪漫主义的口号

感情、想象、经验、渴望

2. 浪漫主义的特征

(1)强调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典型的的是两者都强调艺术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浪漫主义者认为唯有艺术才能使我们更接近那“无法言喻”的经验。

艺术代表人物

(1)音乐:贝多芬

(2)诗人:拜伦、雪莱,二人都是“恶魔派”的浪漫主义诗人。

(3)作家:歌德(代表作《少年维特的烦恼》)

(2)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

浪漫主义者将大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认为大自然就是一个大“我”。

3. 浪漫主义的分类

(1)普世性的浪漫主义:关注自然、世界灵魂与艺术天才

(2)民族浪漫主义:关切的重点是“民族”的历史、语言与文化。

4. 浪漫主义的哲学

(1)谢林(Schelling, 1775-1854)

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而为一。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或精神世界)的表现。

自然是肉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肉眼看不见的自然,物质乃是沉睡中的智性。我们无论在大自然中或自我的心灵中都可发现世界精神。整个大自然都存在人到心中,如果人能进入自己的心中,将可以接近世界的神秘。

(2)赫德(Johann Cottfried von Herder, 1744-1830):历史哲学家

启蒙时期哲学家的历史观通常是“静态的”——世间只有一种普遍理性,而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或多或少都具有这种理性。

赫德的历史观是的“动态的”,他将历史当成一个过程。历史的特性就是连续、进化与设计。每个历史纪元各自有其价值,而每个国家也都各有其个性或灵魂,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认同其他的文化。

(3)浪漫主义哲学的总结

浪漫主义的哲学家将“世界灵魂”看成是一个“自我”,而这个自我在梦般的情境下创造了世间的一切。

浪漫主义的反讽(Romantic Irony):打破幻想的形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4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921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850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45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6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88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3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9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09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3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78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0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56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722评论 2 36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8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Immanuel Kant (22 April 1724 – 12 February 1804) was an 1...
    123逍遥游阅读 4,539评论 1 13
  • 9月4日,杨幂工作室晒出一组杨幂的街拍美图,写道“你的“蓝朋友”已上线~“。照片中杨幂身穿蓝色帽衫,玩起下衣失踪,...
    娱秘事阅读 234评论 0 1
  • 字符串的不可变性:1.当给一个字符串重新赋值时,老值并没有被销毁,而是重新开辟一块空间储存新值;当程序结束后,GC...
    灰灰灰灰灰丶阅读 247评论 0 0
  • 在简书上写东西已有一段时间了,我的工作很忙,但忙完后还是要抽时间写写,我知道自己写的不好,我的文章也很少有人看,阅...
    也孤独也灿烂阅读 213评论 0 0
  • 第一次见她,她坐在椅子上,眼角很惆怅,我跟着主治医生后面,她的话里尽透着悲伤“医生,我总是觉得喘,老是喘不过来,你...
    一哼阅读 616评论 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