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今天咱们包饺子吃行不?你下班回来的时候买块豆腐,两块钱的就行。”正在给孩子穿衣服的夏娟在哄着哭闹的儿子,不知道没听见,还是不愿意回答,一声没吭,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婆婆王大妈心里想问问儿媳妇到底是买还是不买?不买我就做别的菜,要买我就活好面,等着儿媳妇一回来,韭菜拌上豆腐做馅。直接包饺子。可是她不敢问了,怕惹媳妇不高兴。
王大妈讪讪地拿着韭菜从客厅里退回来,把韭菜又放回了厨房的菜篮子里。
夏娟把孩子穿戴整齐之后,孩子爸爸开车送孩子上学走了。夏娟走到厨房,拿起那捆儿蔫了的韭菜扔进垃圾桶,抄起垃圾桶的塑料袋顺手提走了。
王大妈收拾完卧室来到餐厅,喝完了粥之后,把最后一口馒头放嘴里。再次来到厨房,她想拿出那捆韭菜闲着没事择择洗出来放在这儿晾晾水。
她心想,儿媳妇不买豆腐回来,韭菜也得吃,再不吃就没法吃了。可是她怎么找,也没找到那捆韭菜。早晨她明明放在菜筐里的?
她好好想想儿媳妇出门时的样子,便想起来了,儿媳妇手里提着一个垃圾袋,她低头看看厨房里的垃圾桶,桶里空空的垃圾不见了。
她知道了,夏娟是不让吃韭菜和豆腐的饺子。
王大妈心里那个生气啊,老头子晕头转向的,倒了两次车才到儿子家。就为了半年不见儿子和孙子过来看一眼。在家里,连酱油都不舍得用的老头子,足足买了够十多斤排骨,现在的肉价涨的厉害,都27块钱1斤,花了三百多块。还买了一大袋子烧饼。儿子爱吃镇上王老四烧饼。晕的迷迷糊糊的,到家的时候脸色还蜡黄。
王大妈怎么都想不明白,老伴三年了头一回来,自己并没有要吃好的,就给老伴做顿韭菜豆腐的饺子,怎么就还不行呢?老头子知道了得多寒心呢?
王大妈在儿子家看孙子。老伴在老家种地,每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老头子问“儿媳妇对你好吧,给不给脸色看?”
王大妈都告诉老头子,“儿媳妇挺好,啥活儿都抢着干,孙子我白天带,晚上也不用管,儿媳妇搂着睡。你就放心吧。”
其实孙子白天黑夜都是自己带的,儿媳妇夏娟回来除了关于宝宝的事情交流,基本上不怎么说话。
虽然一年到头,他们也见不着儿子媳妇的一分钱,但是想想白白胖胖的孙子,儿子还要还房贷,老俩并没有什么怨言。
儿子只是经济紧张不贴养家而已。王大妈心里一直这么想。
可是今天这事,让王大妈很伤心。她站起来把眼泪擦干,不能再哭了,再哭老头子睡醒了该问怎么回事。这事不能让老头知道。
上午,儿子打电话说,他们有事,中午不回来吃饭了,让他们老俩先吃。
吃完饭了,老伴问王大妈,“我这会去买票,晚上还能赶到家不?”王大妈说“你看你本来就晕车,儿子不在家,咱们两个坐车坐到公交站,再等坐上车。下午赶不回去了,住一宿吧。”
“住一宿会不会不好呀?王大爷接着说。没什么不好的,你和我在一个屋睡,不影响他们。”
晚上的时候,儿子回来了,媳妇夏娟还是没回来,儿子买了烧鸡,王大妈说“”你干嘛买鸡呀?让娟子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儿子说“”妈,你放心吧,她不会不高兴的,再说娟子这两天回不来,他爸病了。在医院里躺着呢,犯了高血压。”
王大妈和老伴到医院看亲家的时候,夏娟不在,去上班去了。
亲家母对着王大妈开始诉苦,都怪我那个不孝儿子说了这么一个不孝的媳妇,给我气的。
原来。夏娟的爸爸给孙子吃了一个苹果,孙子在幼儿园拉稀,儿媳妇不依不饶的说老人不疼孙子,说了公婆的好多不是。老头听着听着血压就起来了。
王大妈听完了亲家的诉苦,微微一笑说“别生气。现在的孩子都这样,”王大妈说完这句话,夏娟的母亲愣愣地看着王大妈,也许他她也明白了王大妈的这句话。
老俩从医院回来以后,王大妈开始收拾东西,儿子不在家她得自己送老伴做车去,省的走丢。
老俩正在收拾的时候,儿子和媳妇夏娟都回来了。媳妇看见王大妈在准备出门,说妈,我爸好不容易来一趟,多住两天。我买了韭菜,虾仁和肉。咱们吃三鲜馅儿的饺子。”那天的韭菜都蔫成那样了,您还要吃,爸爸大老远的从家里来,咋能让他吃豆腐馅儿的饺子呢?”
王大妈愣愣的看着媳妇,直到王大爷推了王大妈一下。子她才清醒过来啊,连忙接过韭菜连连答应“说好。好啊!”边说边看着老伴,眼神仿佛在说,怎么样,我说的媳妇挺好,没错吧,老伴看着她也笑眯眯的。
说实话,王大爷还真没待够,想和小孙子多玩会呢。
这人呐,不怕犯错就怕改错,王大妈不知道,夏娟对他们老俩的转变是不是来自于娘家妈的教育,还是以前自己误解了不善言辞的媳妇。
孝敬父母有的人从小就知道,有的人,生儿育女才理解到。也有的人活到中年都没有孝敬之心,更有人到死都不以为,孝敬父母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
百善孝为先,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这辈子。对谁能是诚心的?能是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