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美丽的花萼山
花萼山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万源市境内,地处大巴山南麓的川陕鄂渝四省(市)交界处,东接重庆市城口县,南连宣汉县,西抵巴中市的平昌县、通江县,北临陕西省镇巴县、紫阳县。地处秦岭—大巴山腹心地带。花萼山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花萼山景美水清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这就是周永开。
付出艰辛,收获绿水青山
今年91岁高龄的周永开老人,20多年间,他跑遍了花萼山的每一寸土地,海拔2380米的花萼主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花萼山奇特的原始矮林、壮观的喀斯特溶洞漏斗、恬美幽静的长洞湖、倒流曲折的任河让他驻足留恋,他认定这一片未被发掘和开垦的原始林地是大自然留给八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极具保护价值。
从最初的三人队伍,两间茅草屋到现在成立了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并在花萼乡苟坝子成立了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科普展示馆,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个人的默默付出。在看到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科普展示馆时,他兴奋的说,我们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就是要这样的宣传,就是要人人保护和传承。
周永开老人和花萼山的点点滴滴
1
1995年的初春,为了对山上冬季资源再一次摸底,周老带着一名向导从花萼乡出发徒步穿越,途经国家梁、小窝凼、长池子、九龙池等险要之地,海拔2000多米的萼山之巅在这个季节对外界事物格外排斥,大雪封山,天寒地冻,只剩耳边不讲道理的风声呼呼作响,真有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味。山路险峻遥远,走到九龙池时,向导精疲力竭地一屁股坐了下去,当他回头看周老时,才发现周老大半个身子已陷在积雪中动弹不得,空旷的山顶没有任何求助手段,向导只好将他丢在原地独自漫无目的地去寻求救援,当救援队伍打着火把找到周老时,他已全身冻僵、呼吸困难,救援人员用自制的滑竿将他抬下山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周老经过紧急抢救才逐渐苏醒过来。
2
2006年的“春笋保卫战”打响后,年近80的周老拄着拐杖坚持一同上山守护,一天早上,大家都还在熟睡,他早早独自一人踏着泥泞的小路到野外巡护,不幸一步踩滑,栽倒在近3米高的石坎下,头部触地动弹不得,连呼救的力气也没有,好在周老长期在山上居住,与村民蒋大兵家的大白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白狗发现他后不停地嚎叫,引起了蒋大兵老婆的警觉,在大白狗的带领下发现了周老,当时头部鲜血直流,早已不省人事。在救护车上医生予以紧急处理,在万源市中心医院简单抢救后,紧急转往达州市中心医院才稳定住伤情,经过三个多月治疗后才基本康复。
创建青山绿水,富裕群众生活
靠山吃山,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使群众的生活富裕。周老给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花萼山的野生萼贝品质一流,能否人工种植?通过几年的调研,花萼山的萼贝现在已是规模种植,年产值数百万元。
同时周老自己出资3万元启动便民工程,修建了花萼至小窝凼的巡山步道4公里,修建了廖家河至项家坪人行石梯1000多步,改善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他协调交通部门解决资金,修通了到花萼山10多公里长的机耕道。
本文最后用诗人罗才忠的一首《念奴娇·登花萼山》来赞美花萼山的美景,也表达对周永开老人为他心中的“青山绿水”情作出不懈努力的由衷赞誉。
念奴娇·登花萼山罗才忠探幽花萼,步登高望远,拾级而上。绝顶方知山更美,天籁八音回荡。云海波松,彩虹绕柏,旭日红花仰。南天门里,庶公仙药道场。
风水宝地清福,飘香四季,百鸟鸣天唱。飞瀑流泉林涧画,玄鹿洞鱼驰往。玛瑙河边,九龙池畔,益寿延年享。养德才智,萼山诚必多访。